注册

那些人仙相恋的故事:天河配、天仙配、天缘配


来源:沈阳晚报

在影视和戏曲作品中,也有不少关于平民与仙女恋爱的题材,除了牛郎和织女,还有董永和七仙女,崔文瑞和张四姐。”  带着问题,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到辽沈曲艺界名家、民俗学家耿瑛先生,他为记者详细解读了曲艺和民俗作品中的“天仙配”、“天河配”和“天缘配”。

那些人仙相恋的故事:天河配、天仙配、天缘配

七夕前帮您掰扯掰扯

那些人仙相恋的故事

还有两天就是农历“七夕”。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流传了数千年,依然优美动人。在影视和戏曲作品中,也有不少关于平民与仙女恋爱的题材,除了牛郎和织女,还有董永和七仙女,崔文瑞和张四姐。

市民高大航的家庭曾被评选为沈阳十大魅力家庭中的“收藏之家”,在他的藏品中,便有一系列与“七夕”有关的收藏,高大航发现,每件藏品上,都印着三个小字“天河配”,他拿着藏品来到报社求教:“很多人认为七夕是天仙配,但这上面怎么印成了天河配?”

带着问题,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采访到辽沈曲艺界名家、民俗学家耿瑛先生,他为记者详细解读了曲艺和民俗作品中的“天仙配”、“天河配”和“天缘配”。

百余年后

牛郎和织女的关系越来越平等

在高大航家中,跟“七夕”有关的老物件真不少,有帽筒、酒瓶、牙缸,还有老连环画、烟盒、煮青膏广告宣传册、邮票等等,其中有对儿牛郎织女主题帽筒为民国名家潘肇唐所绘,也是高大航特别珍爱的。

高大航和老伴在家中专门找了个房间来收纳展示各种收藏品,“其中,帽筒是我藏的,老伴主要收藏牙缸,酒瓶子是我儿子的最爱。”高大航笑着说。

七夕节前一周,高大航和老伴心血来潮,把所有跟牛郎织女有关的藏品都摆在一起玩赏,看着看着,老高发现,不同时期的收藏,牛郎织女的画面设计是不同的。“清末民国那段时期,牛郎和织女的地位是严重不平等的,织女在天上,牛郎在地上仰望,同时对织女作揖,是很恭敬的态度;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牛郎织女虽说仍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牛郎不作揖了,而是伸开双手,像呼唤织女归来一样;等到80年代左右,牛郎织女完全平等了,俩人手拉着手,身后是喜鹊围绕。这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平等。”

曲艺名家:

也曾蹲在黄瓜架下听悄悄话

在辽沈曲艺界名家、民俗学家耿瑛先生看来,天河配、天仙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来源不同,主角不同,唯一类似点在于都讲了一个人仙相恋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不少传统戏曲中都有《天河配》这个曲段,讲的就是牛郎织女。“这是个时令戏,每年七月初七,就要开演,我小的时候,总看评剧《天河配》。”他回忆说。家中老人也讲过关于七夕的传说,据说那天晚上蹲在黄瓜架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讲悄悄话。幼年耿瑛真的在七夕那天蹲在黄瓜架下,那天下着毛毛雨,他蹲了一个多小时,只听到雨打黄瓜架的声音,并没有牛郎织女说话。

传统二人转中,也有牛郎织女的段子,“上世纪80年代,在吉林发现了一位老艺人,就会唱传统的《天河配》。”耿瑛说。

他记得,上世纪50年代,沈阳的一些剧院演出《天河配》时,为了招徕观众,想出“真牛上台”的招数,引起轰动。“牛并没有艺术细胞,也不会演戏,上台除了吸引眼球,带不来任何美感。”他说,为此,他曾在《沈阳晚报》上发表文章,批评剧院的这种做法。

除了牛郎织女

还有天仙配与天缘配

至于“天仙配”,取材于民间“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贫,父亲去世后,他不得不卖身葬父。在他去主家做工的路上,遇到一位女子,要求与他成亲。主家要求董永织三百匹细绢,才可离开,可在女子的帮助下,一个月便完成了。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因此仙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槐荫也由此改名为孝感。

耿瑛说,黄梅戏中有出折子叫“百日缘”,说的就是天仙配。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就演出过一个曲目。“中国传统门画中,‘麒麟送子’这个题材承接了天仙配的故事,麒麟送来的孩子,就是七仙女与董永所生的儿子。”

二人转的老曲段中,还有“天缘配”的故事。说的是玉皇大帝四女儿张四姐嫁给火光童子转世的讨饭郎崔文瑞,下凡前,特地在天宫拿了许多宝贝。“新中国成立后,有段时间这出曲目曾改名为‘人缘配’,后来又改了回来。”耿瑛说。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魏雯

摄影记者 孙海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万庆丽]

标签:天仙配 人仙 七夕

人参与 评论

今日看点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