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郑州外国语一“牛娃”荣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


来源:郑州日报

原标题:郑州“牛娃”摘得国际化学奥赛金牌郑外学子累计已捧回8枚奥赛金牌

8月3日,记者郑州外国语学校获悉,在新近落幕的第5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中,经过5个小时的线上竞赛,郑外高三学子张焯扬代表中国队最终赢得一枚金牌。至此,郑州外国语学校学子10年已累计捧回8枚奥赛金牌。

据介绍,国际化学奥林匹克(ICh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每年一届。

2020年,受疫情影响,原定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52届国际化学奥赛改为线上比赛。7月25日,土耳其时间正午12点(北京时间下午17时),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余名选手云端开赛。

这场特殊的线上考试,全程都有线上、线下同步监考及录像。赛场上,在郑州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张焯扬和中国队另外3位小伙伴古云天、李乐天、孙皓楠分别应战、分秒必争。经过接连5个小时的考试,共产生26枚金牌、50枚银牌和37枚铜牌。最终,4位中国小将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三金一银。其中,张焯扬不仅为中国队斩获一枚金牌,并且获得全球第四名的好成绩。

谈起夺金之路,身高一米九的大男孩张焯扬平静地异乎寻常:“ 回首备战化学竞赛的这两年多时间,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经历更多的是挫折。但是,正是这一次一次的挫折,让我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深刻领略到化学无穷的魅力。”

“刚接触化学竞赛的时候,心情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张焯扬坦言:“刚选择进入竞赛班的时候,是为了跟优秀的伙伴们同行。进入班级后,每当听到往届学长学姐的成功经历,内心是满满的羡慕,更渴望着有一天能与他们比肩;可当深奥的竞赛书一本接一本真正拿到手中,面对大量全新而且艰深的知识,内心忐忑;加上挥之不去的高考压力,内心有焦急,有纠结,有畏惧……”

面对种种压力,张焯扬的坚持最终依靠的是兴趣,他说:“静下心来,化学周期表中的百余种元素,像极了一个个好朋友,当听他们娓娓道来时,每一种元素不同的性质与用途让我感受到化学的丰富与多彩,不同元素之间性质的相似又让我体会到化学的和谐与统一。”

在竞赛教练员陈宁眼中,张焯扬最大的优点是“坐得住、钻得进、学得稳”,他的成功没有捷径,纯粹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坚持到底的登山之旅。

据陈老师介绍,与其他竞赛生相比,张焯扬的化学竞赛之路起步甚至晚了半年,是从高一下学期才开始。面对高手如林的竞赛生,张焯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他的化学竞赛学习从无到有,没日没夜啃着那些大部头的专业书籍,题目搞不懂一遍遍的跟同学、老师讨论,实验做不完中午不吃饭不睡觉,凭着一股倔劲持之以恒。

付出,终有收获。2019年9月,全国初赛,张焯扬以一等奖的成绩杀入河南省代表队;11月底,全国决赛,张焯扬又从全国200余名佼佼者中胜出,入选国家集训队;2020年3月,经过近3周的比拼,他最终成为4位国家队队员之一……

无论是入选国家队,还是保送进清华,或是最终赢得金牌。在张焯扬看来,这些都不是成功,只是通向更加广阔未来的新起点。

如果问化学竞赛让他收获了什么,张焯扬的答案是——静心与自律。他认为,竞赛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钻研的,很多东西并不是看到第一眼就能理解,很多知识需要反复理解并通过练习实践这些知识才能掌握。做一套初赛卷要3个小时,决赛卷要4个小时,长时间精力的高度集中很考验心静。

自律更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品质。是否能在自习课上专注于自我不受外界干扰?是否能在做练习时自觉把答案放在一边?是否能逼自己把每天的任务落实到位?

陈宁说:“竞赛学习的特点要求每一位竞赛生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屁股坐不住是没有办法坚持下来的,张焯扬便是其中非常能坐得住的学生之一。遇到挫折有过怀疑但总能痛定思痛,即使已经得到高校保送资格依然能够在教室里一坐就是一天,这是他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暑假后,张焯扬即将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开始新航程。关于未来,他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我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很有兴趣,希望能在这个领域认真探索,实现更大的梦想。”

[责任编辑:郭苗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