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共和国不会忘记您——记“蓝眼睛”的共和国建设者吴雪莉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7月1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吴雪莉先生95华诞暨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办。与会者崇敬的目光聚焦在一位白皮肤、蓝眼睛、目光慈祥、言语中混杂着英语和开封话的95岁高龄的老人身上。

7月1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吴雪莉先生95华诞暨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办。与会者崇敬的目光聚焦在一位白皮肤、蓝眼睛、目光慈祥、言语中混杂着英语和开封话的95岁高龄的老人身上。

在热烈的研讨和赞誉声中,一位功勋卓著的美籍华人在河南的传奇经历,像一幅历史画卷缓缓展开,这位在上世纪40年代漂洋过海来到战乱中的中国,70年代由周恩来总理特批加入中国国籍,在华夏大地上历经沧桑巨变,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从青春少女变为鲐背老人的形象,显得那么高大、挺拔、靓丽,犹如共和国的丰碑上一颗平凡而耀眼的星,见证了国家的昨天和今天的峥嵘,折射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汇,指引着人类携手共进灿烂的未来......

吴雪莉女士,英文名字Shirley Wood(雪莉·伍德),1925年7月15日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父亲是一位外交官。13岁那年,雪莉·伍德第一次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初次认识了中国。1941年,她进入密歇根州立农学院学习。偶然的机会,这位“土生土长”美国青春少女结识了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广西留美博士、后来成为中国“四大生物制药之父”的黄元波先生,喜结连理。

1946年7月,年仅21岁的她随丈夫一路颠簸,来到了满目疮痍、抗日战争刚刚胜利的中国,与大洋彼岸那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结下长达70余载的不解情缘,雪莉也有了伴随自己一生的中国名字——吴雪莉。她先是随丈夫到陕西武功的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任教,担任英语副教授。1948年后,他们先后移居西安、南京、上海。1949年5月,在上海的海拉尔路的一个小弄堂里,吴雪莉一家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全家都围着收音机,11分钟报道一次上海解放的消息。那时候新闻报道少,其他时间都放唱片,解放区的歌我全都听过”。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丈夫黄元波来到河南开封主持筹建生物制药厂工作,雪莉随后来到开封,进入河南大学外语系任教。从此,除了短暂的几次探亲外,她再也没有离开过河南。在当时鲜见外国人的开封,一位戴着首饰、打扮时髦的白皮肤、蓝眼睛金发女郎,行走在汴梁的古街上,格外引人注目;河大书斋里朗朗的英语读书声,为校园增添了几多异国情调和西洋色彩。1958年,伦敦出版社出版了她撰写的一本描绘社会主义日常生活画卷的英文小说《中国一条街》,为西方社会用另一种视角探寻神秘的红色中国打开了一扇窗。“这是一幅描绘共产主义中国日常生活的画卷,它不是一个西方记者也不是一个中国人短短几周的采访记录,而是一个嫁给中国人、做了中国家庭的主妇和母亲的美国妇女的亲身经历”,在内封上出版社特意印上了这样一句话。

黄元波、吴雪莉和他们的6个子女

吴雪莉的母亲道逊夫人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委员,与美国著名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好朋友。在斯特朗的引见下,1962年道逊夫人经莫斯科秘密来到中国,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并第一次与分别了17年的女儿、女婿一家团聚。在女儿的影响下,两年后,道逊夫人也移居开封,成为河南大学外籍教师的一员。“母亲很喜欢河大,喜欢这里朴实的学生与扎实的学风”,吴雪莉说。数年后,道逊夫人也长眠于这座底蕴深厚的异国小城,陪伴着女儿一家渡过漫漫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雪莉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那段困苦年代。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她靠瑞典老同学寄来的一些白面粉,为孩子们做面包。孩子们很喜欢吃面包,闹着让同学再寄,她不同意:“我们要靠自己生活,不能依赖别人。写信伸手向国外要食品,对国家影响不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与国人荣辱与共,精心传授英语和文化,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在中美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的这对美国母女难能可贵,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惦记着她们,亲自函告河南省委及有关部门,要求妥善照顾好她们。1975年,经周总理批示,吴雪莉加入中国国籍,终于实现了近30年的夙愿。

她潜心教学科研,著作丰硕:先后出版英文小说《中国的一条街》及专著《实用英语语音教程》《美国的农业及其农业教育》《英美文学批评史话》等多部,译有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苦菜花》等,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她担任国际Eugene O'Neill作家协会理事,为在伦敦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翻译了45万字的材料,为《陈云文选》翻译了初稿。她1988年5月被评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当选开封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988年9月荣获“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1989获省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199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4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授予“十大功勋外教”称号,任省政协常委20年。

她以校为家,为学科建设发展呕心沥血。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原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专门向国外输送留学生。她长期担任外语系名誉系主任及英美文学研究所所长,外语系的纵深建设及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河南大学7个专业学科经国务院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榜上有名。1981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河南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赫然在列。

从“传道授业”到“桃李满园”,她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滑稽美人"是吴雪莉在课堂上的给自己起的名字:她上课形式活泼,把会话课搬出教室,在校园里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一花、一草、一物,食堂中用英语来描述大饼、馒头、面条、米饭,在图书馆用英语来借书、还书;经过她的精心挑选和认真翻译,《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变成了中英文对照的自编讲义;她把童话改编成剧本,学生们扮演狼外婆、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欢声笑语中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她学风严谨,从论文选题、写作提纲到最终答辩,与每个学生至少要面谈4次,要求字数在2万字以上,绝不允许抄袭。“现在要求严格,将来他们一生受益”。

她热衷于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向不了解情况的外国人介绍自己的国家”。从1979年开始,每隔几年,吴雪莉回乡探亲都会利用一切机会介绍、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美丽风光、教育发展等等,有时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她是在向自己的同胞介绍另一个国家,还是向不了解情况的外人介绍自己的国家。1988年,应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邀请,吴雪莉前往北京翻译李鹏总理、姚依林副总理在全国七届人大会议上报告的部分初稿。凭借着母语优势和对中国的深刻了解,吴雪莉在攻克“清正廉洁”、“执法如山”、“凝聚力”等改革开放后出现新鲜词语的翻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的翻译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和马列著作编译局专家的认可和称赞,并被作为这类词汇的标准译法。《人民日报》曾把其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2016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其2015“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荣誉称号。

她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吴雪莉和丈夫共有6个孩子。1984年丈夫去世后,她的5个孩子先后去美国留学,并留在了那里。如今,只有大儿子留在开封,陪伴着她。"美国不是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丈夫都在这里去世,我的事业、学生也在这里,我在这儿生活得很好,这里就是我的家”。

吴雪莉与她的国旗

2002年,在河南大学90年校庆晚会上,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的主持人问吴雪莉为什么留在中国,老人回答说:“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代表着整个世界的发展,我留下来是为了亲眼看中国的发展。”1949年9月30日,她买了一面五星红旗。每年的国庆节前夕,老人总会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中取出来,恭恭敬敬挂到门前,节后小心翼翼收起来,70年历久弥新,没有一丝褶皱。“后来日子好了,孩子们看见院里人家挂的国旗都是绸子的,颜色鲜艳又好看,要买个新的。我一直不舍得换,我就要挂这面,它见证了我在中国的成长,”吴雪莉说。“我不是‘外教’,我是中国人”,每次接受采访,她总是用她那带着点洋味的流利开封话向记者反复强调。

201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及以上荣誉并健在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参战荣立一等功以上奖励并健在的军队人员(含退役军人)以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隆重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吴雪莉成为河南唯一、也是全国不多的入选“国际友人”。

《易经》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当鲜红的勋章佩戴到老人胸前,所有的人心中都在向老人说着同一句话:共和国不会忘记您!(来源:河南省外事办)

[责任编辑:陈欣欣]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