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波:返乡种果树 携手奔富路
2020年04月13日 14:51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走进柘城县申桥乡大王村村民贺波的果园,连片的桃林映入眼帘,眼下桃树花期已过,枝头长出嫩绿的叶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申桥乡大王村村民贺波2012年返乡创业,发展桃子和西梅农业产业园,如今已取得可喜的经
走进柘城县申桥乡大王村村民贺波的果园,连片的桃林映入眼帘,眼下桃树花期已过,枝头长出嫩绿的叶子,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申桥乡大王村村民贺波2012年返乡创业,发展桃子和西梅农业产业园,如今已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用他的话说,返乡创业大有可为。
2012年以前,贺波在三门峡市工作,看到当地果树经济效益高,一个苹果都能卖到七八块,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种植果树的念头。
心动不如行动,贺波很快便回到家中,成立了柘城县海波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怀豪情准备大干一场。他流转了300多亩土地,搞起了果树种植。没想到这次让他受到了很大的教训。当年,考虑到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贺波决定种植软籽石榴。因为专业知识不精通,他不知道软籽石榴不适应柘城县的环境,软籽石榴的幼苗种到地里没多久就遭遇了一场大雪,一下全部被冻死了。
痛定思痛,这次失败让贺波明白了:要想发展种植业,没有技术真不行。于是,他拜访了许多农业专家,并经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桃子和西梅。
贺波说,目前,他的果园里有几十个品种的桃树和西梅,多个品种由于成熟期不同,会接茬上市,既能满足不同时期前来的顾客,又可以错开集中上市时间,让果品卖上好价钱。
桃子和西梅在生长、管理、收获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这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平时果园里稳定务工六七十人,高峰时有200余人同时在这里务工。“俺这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也不好找活。在这果园里,我帮着拔拔草、打打农药,也累不着,一天最低也能挣六七十,我是满意得很。”贫困户王绍周满脸笑容地说道。
八年的摸爬滚打,让贺波从一个“农业小白”变身行家里手,种植规模也从300余亩发展到了1500余亩。“下一步,我将走农业品牌化道路,继续扩大规模,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响“贺波果”品牌,一方面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带动周围的老百姓发家致富。”看着满园长势良好的果树,贺波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申桥乡党委书记李传军介绍,申桥乡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特别是对于像贺波这样返乡创业的有志青年,无论是架电,修路还是打机井,乡政府想方设法,给予帮助。下一步,申桥乡紧紧围绕产业带贫这一块,来做强做大申桥乡的产业,为申桥乡的老百姓就业脱贫、发家致富提供好平台。
(供稿:刘关心 武月)


[责任编辑:赵香华]
- 0好文
- 0钦佩
- 0喜欢
- 0泪奔
- 0可爱
- 0思考
网罗天下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