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创客归去来|郑剑:“硕士生”乐当“羊司令”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国庆节前夕,沐浴着温暖的秋阳,凤凰网河南报道组来到位于宁陵县西北部的逻岗镇永发养殖场,专访昔日“硕士生”、今日“羊司令”、素有“豫东第一养羊

国庆节前夕,沐浴着温暖的秋阳,凤凰网河南一行来到位于宁陵县西北部的逻岗镇永发养殖场,专访昔日“硕士生”、今日“羊司令”、素有“豫东第一养羊场”之称的总经理郑剑。亲眼所见,令人赞叹:占地近80亩的养羊场内,21个长近百米、宽30米的养殖大棚内,山羊欢蹦乱跳、膘肥体壮、或吃着草料、或相互嬉斗;院内结满酥梨果的树下,山羊成群结队、游荡觅食、咩声阵阵、热闹非凡……问其山羊存栏数目,饲养员回答说:“这里常年存栏都在5000只以上”。身临其境、听人介绍,我们不禁感叹:“郑剑这位‘羊司令’果然是‘队伍’雄壮、名不虚传!”

“羊司令”郑剑

坚定不移,走自主创业之路

“我的青春我做主。”郑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1983年出生的郑剑,2002年考入山西太原科技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山西财经学院研究所,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

毕业之时,郑剑上大学时的一位同学是上海市人,其父是上海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板”。郑剑就被这位同学介绍到上海市其父的贸易公司里去上班,月薪1万元。能够找到如此高薪称心的工作,郑剑的亲戚朋友们都为其感到高兴满意。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0个月之后,郑剑却辞职回乡了。面对全家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面部表情,郑剑心情平静的对父亲说:“在上海市能够找一份工作,这是我们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近几个月以来,我反复琢磨悟出了一个道理:现在我每月1万元的工资,除去正当的生活费用,可以剩下6000元钱,即使这样,干一辈子也不能在上海市买一套住房,不如趁早响应党中央关于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号召,充分运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去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这是我辞职回乡的真正目的”。听了儿子的想法,当了一辈子村党支部书记的父亲郑峰诗说:“我苦心供你上学考研,是为了让你事业有成;你要不愿到企业工作,可以就去考公务员呀!凭你有硕士学位和我在县里认识很多领导同志,你咋也会干个好前途。”郑剑虽理解老人的苦心,可还是笑着回答:“儿子不是做官的材料,自主创业的路我走定了。”父亲又劝道:“你学的是经济管理,学习那么多年又回来自己创业怪可惜的。”郑剑说:“创业更需要懂经济管理;虽然创业走的是一条新路子,但是不懂我就学中干、干中学,总能干出一番事业来。”父亲觉得儿子说的话在理,便在全家人面前表态:全力支持郑剑回乡自己创业。

养殖大棚内山羊正在吃食

“自主创业,选准项目是成功的关键”。郑剑通过认真的深入走访、调查研究,摸清了家乡的实际情况:地处豫东平原的宁陵县,有着传统的耕作习惯,盛产小麦、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其秸杆是养殖业的上好饲料。郑剑还在调查中亲眼看到,310国道旁的该县逻岗镇恒通养殖场门口,排满一行装满麦秸秆的机动三轮车,正依次等待收购。一位给秸秆称重、算帐付钱的收购人员,热得湿透了衣服、满头汗水的说:“平时,政府三令五申在地里禁烧秸秤,可乡亲们拉回家又无处堆放,而我们的养殖合作社养羊就是缺干草饲料,这真是两全其美、互利共嬴的好事”。麦秸秆1角钱1斤,领到一沓沓票子的农民兄弟,高兴的开着机动三轮车远去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郑剑了解到家乡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之后,又到餐饮业考察得知,当地群众有喜吃羊肉的饮食习惯,因此,养羊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郑剑经过反复认真的思考论证,决定选准养羊作为创业项目。2015年9月,当郑剑得知该县与本乡邻近6公里处的逻岗镇刘豆楼村,有一家养羊场因经营不善亏本转让时,就立即前去,通过查看选中了这个场址。郑剑的行动,得到了父母和在县城教书的妻子的支持。从此,这位在农村长大、只想创业、不想上班的硕士研究生,开始走上了利用“绿色资源”大力发展山羊养殖业的新征程。

坚忍不拔,干自己想干的事

“自主创业,是我的人生梦想,只有坚忍不拔、拒绝诱惑,才能排除万难、走向成功”。郑剑在自主创业之时,曾经立下这样雷打不动的誓言,应对了两次遇到的创业与上班、吃苦与享乐的道路抉择。

第一次是2011年,郑剑刚从学校毕业之后,时任该县教育局长的潘功华,得知在阳驿乡郑楼行政村,有一对从山西财经学院毕业归来的硕士研究生,夫妻俩准备在家乡自主创业,求贤若渴的潘功华便主动找上门来,征求郑剑及其妻子的意见,问其夫妻俩想到教育部门的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能够给予满意的安置。此时,郑剑面对潘功华的热情关心,毫不保留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请潘局长安排我爱人当一名教师吧,我对于领导的关怀照顾表示感谢,但我思想上早以决定了要自主创业”。

第二次是在郑剑创业一年之后,该县农村信用社的一名领导找到郑剑的父亲,说是本单位正着手开始招收业务人员,虽然是事业编制,但也是一个“铁饭碗”,总比自主创业吃苦受累强得多。父亲听了来人的热情话语,想到郑剑在创业路上经受风刮雨淋、日夜操劳的艰辛,觉得面对这个机会还是征求一下郑剑的意见,便领着农村信用社这位领导来找儿子。说明来意之后,郑剑笑了笑说:“去单位上班的事儿,我不干。要是打算上班,我早就去考公务员了;我一名硕士研究生,若是连一名公务员也考不上,那不是笨蛋吗!”听了郑剑的话语,这位农村信用社的领导同志当场就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称赞。

养殖大棚一角

从此之后,郑剑的父亲见儿子是信念坚定铁了心,便不再去动摇其自主创业的决心,总是尽力的帮助儿子排忧解难、筹建场房。2013年春天,郑剑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自己拿出积存多年的10万元,又举全家之力、七借八凑集资了10万元,在接租的这个占地80亩、年租金6万元的废弃养殖场上,开始动工修建羊舍、购买饲料及生活用品。当月,郑剑就从山东购进189只绵羊、24只山羊入栏。没学过养殖的他从书店购来《肉羊的养殖与发展》、《农村实用养殖技术》、《兽药的科学使用》等书籍自学,逐步掌握了科学养羊的知识,决心做好这个繁育见效快、养殖成本低、羊肉有广泛市场的养殖项目。

坚持不懈,向规模化要效益

郑剑的养殖场远离县城13公里,又远离父母和妻儿,独自一人在这里和羊群为伴。每天,他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开动配料机给饲料添上防疫药物进行加工后,就推起料车去逐棚喂羊,接着要为羊群送去饮用水;匆匆吃过早饭之后,他还要背上喷雾器连续干上四五个小时,需要打上10桶药物为羊圈消毒;到了下午,他还要再一次去为羊群送水、清理羊棚中的粪便,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到了晚上,以往在大上海要去逛逛酒店、歌厅的郑剑,现在要独自坐在办公桌前,回顾一天羊圈里的饲养情况,详细写下一天的工作日记,特别是要总结出养羊时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醒明天在工作中要注意哪些环节。最后,临睡觉之前,郑剑还要看书学习养羊的科技知识。就这样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虽然艰苦而寂寞,但立志要走这条自主创业之路的郑剑,眼看着日益膘肥体壮的羊群,反而觉得过着这种日子心里很快乐。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郑剑为了能够给自已的养殖场降低成本、增加更大的经济效益,平时像饲养、防疫、接崽等,只要自己能够干得动、干得了的活儿,都是自己一手操办,从掏钱不雇人来干,直到其圈里的羊数增加到1000多只,他才聘了一个人做帮手。

膘肥体壮的山羊

“自主创业就要自力更生”。郑剑开办养殖场一年,就采取“滚雪球” 的办法,将出售成品羊所获的利润,先后逐一投资50万元,使养殖场里初具规模,可他从来没有依照政府促进农村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向畜牧与金融部门伸手去借钱或贷款。

肉羊是繁殖力很强的动物。半年过后,几百只的羊群每日都有三四只母羊要下羔。记得养羊第一年的中秋节那天,妻子来到羊殖场陪他过“团圆节”,两人还未顾上说话,一只绵羊就叫唤着要下羔了,接着其他9只母羊也陆续有了“动静”,两人在羊圈里忙了一天,接下26只羊羔儿,虽然劳累而辛苦,但夫妻俩的心里起溢满了欢乐与喜悦之情。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剑把习总书记这一激动人心的金句当作”座右铭” ,时刻牢记在心,积极付诸行动。对于养羊中遇到的劳累辛苦,郑剑并不放在心上,他说:“干事创业就要能够吃苦受累,不然就很难干成大事。虽然我在羊圈里干的全是体力活,从天明一直忙到天黑,但这样艰苦奋斗我觉得日子充实、心里踏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一年,郑剑建场头一年就迎来了“开门红”:繁育羔羊700余只,外售肉羊500余只,得款20余万元。曾经有一周时间,就向省内另一养殖场出售带羔母羊100只,获得盈利30万元。

坚持探索,用高质量拓销路

“高质量才能嬴得阔的销路。”郑剑秉承这一创新的养殖理念,从精细饲养上追求高质量、从肉羊品质上拓展扩销路,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郑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了办好养羊场,实施科学养殖,光是养羊技术、兽药防疫等书籍,就买了整整两大箱子,一有时间就学习,养羊一发现问题就向书本求教。如今,郑剑的肉羊出肉率高,别人养的羊100斤活羊只出65斤羊肉,而郑剑养的活羊100斤可出70斤羊肉,且羊肉肥而少油、食而不腻。现在,郑剑所创办的永发养殖场的肉羊已经卖到外省的浙江、上海、安徽和内地的周口、太康等地;常年存栏肉羊5、6000只;年出栏1万只以上,一年分三次出栏,每次不低于3000多只;每只羊出栏时根据重量卖钱不少于1500元,年营销额1600万元,除去饲料、防疫、租赁费、员工工资等杂费,纯营利160万元以上。

郑剑创办养殖场3年来,为了优化肉羊品种质量和肉羊养殖环境,利用出售产品后所得的钱款,先后投资近百万元,用于羊种改良和羊场的设施建设。去年,在肉羊的价格也有所下滑的情况下,在亲戚朋友为其担心时,他通过认真调查分析,认为虽然羊价下跌了,但饲粮饲草的价格也下跌了不少,可羊肉的零售价并没下跌,所以养殖业仍然有出路,必须把养羊业继续干下去。去年,为了外出联系业务方便,他花了35万多元买了一辆“红旗牌”轿车,又花6万元购买了一辆客货汽车。前几年,郑剑花40万元在县城清华民居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开始,他每年嬴利3、40万元,都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创业之初,没有饲养棚,光是盖一个饲料棚就花40多万元。细算起来,这几年总投资已达到3、400万元。郑剑说,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现在只想平平静静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通过辛勤努力来积累养殖与管理经验,逐步把养羊业做大做强,力争在三五年内把养羊数目扩大到1万只以上,再把经验传授给众乡亲们,好让其利用当地的“绿色资源”多办几个上规模的养殖场,赶着羊群奔小康。

2016年6月,郑剑在该县成立了富民养羊协会,经营范围包括养殖、技术交流等,以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目标,“推进产业富民,建设美丽乡村”;以精准扶贫为已任,打造特色山羊养殖业、休闲农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该协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书,实施产业富民,不仅让企业找到快速发展的新路子,也让附近的贫困户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一户贫困户可以养10只母羊和1只公羊,每年至少可以生35只小羊(协会负责回收),每只小羊的利润是1000元,这样一户人家一年可收入3.5万元;一年时间,当地的千户贫困人口可养肉羊10万只左右,有力地加快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

“唯实是从”是郑剑多年自主创业的信条。一次,上级来统计肉羊存栏数字,郑剑说出的数字经数点一只不差。其父亲说:“郑剑就是这样一个人,创业至今6年来,没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的贷款。比如存栏肉羊290只,你让他说291他都不会干”。因此,青海、西藏等地长期为郑剑送羊崽的客户,只要郑剑打去一个电话,羊崽就成车发过来,不用去人检验,发送来的羊崽都是活蹦乱跳、货真价实。

硕士生郑剑扎根大沙河畔养羊创业的事传开之后,引起该县领导同志的重视,该县政协曾组织农业组委员到郑剑的养殖场视察参观,团县委也发出号召向郑剑学习。郑剑所在的郑楼村还以他为榜样,开展艰苦创业、脱贫致富活动。近年来,该县在郑剑创业精神的激励下,在大沙河畔“冒”出了几十个养殖户,又新增添不少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养羊场等。

其父亲郑峰诗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对儿子扎根农村搞养殖的事儿很不理解,现在看来,儿子郑剑赶着羊群创大业的路子算是走对了。”(文/李军祥)

[责任编辑:赵香华]

  • 0
    好文
  • 0
    钦佩
  • 0
    喜欢
  • 0
    泪奔
  • 0
    可爱
  • 0
    思考
百度统计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