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驻村帮扶目击记:“疙瘩村”的疙瘩解开了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来水了,来水了,村里水沟来水了,田里可以浇麦了……”今年春天,李桥村村南干涸多年的灌溉渠来水了,当清泉涌入田间的那一刻,村民们奔走相告。李桥村位于

“来水了,来水了,村里水沟来水了,田里可以浇麦了……”今年春天,李桥村村南干涸多年的灌溉渠来水了,当清泉涌入田间的那一刻,村民们奔走相告。

改造后的村南水沟

李桥村位于范县辛庄镇政府北800米处,与辛庄镇集贸市场相邻。该村原村委委员李书言于前几年因占用村南集体河道进行商贸城开发,截断了由辛杨干渠引流黄河水通向该村的水源,使得近千亩良田缺水灌溉、减产严重。村民们多次向县乡有关部门反映,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家心里结了个“疙瘩”。

王兴民(中)和村民在秧田

县纪委监委干部王兴民2018年8月任驻李桥村工作队队长后,想群众之所想,解决灌溉水源问题自然而然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村室谈心、登门拜访,王兴民一次又一次给李书言做思想工作,最终李书言答应出资对水渠进行改造。

麦苗喝足了水,村民笑开了花。一渠清泉浸润了农田,也浸润了群众心田。

解开两大家族“疙瘩”

“王队长刚来俺们村的时候,村里的两大家矛盾大着呢。要不是王队长在中间做工作,还不知道闹成什么样呢。”从时任李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家海口中,笔者听到了王兴民办的一件“大事”。

补选村委会班子

李桥村村民以李姓居多,有两大家族。由于利益之争,两大家族多年来纠纷不断,谁也不买谁的账。矛盾最激化的时候,两家甚至各占一块“地盘儿”,村东村西各一个喇叭,甚至有人吆喝着要分别建班子,颇有要把村子一分为二的势头。村里不和谐,经济就不发展,村里也落下了穷根儿,成了名副其实的“疙瘩村”。

王兴民驻村后,决心解开这个“疙瘩”。从面对面同族长沟通,到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座谈会大家一同交流,王兴民反复地做两大家族的思想工作,先从各自家族的利益入手分析利弊,再站到全村发展和群众致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大家把问题摆出来谈,最终两大家族决定暂时搁置矛盾,共同谋发展。

“王队长,矛盾先放下。俺不能因为两家的事挡了群众的脱贫路,让村里人戳着脊梁骨骂。”“王队长,你说咋干吧,只要能让村富起来,都听你的。”两大家族的表态,让王兴民有了干劲、有了信心。

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李桥村多年来的宗族纠纷,主要是没有一个过硬的班子带头。为了尽快解开“疙瘩”,王兴民从强班子入手,抓住春节外出务工村民回家过年的时机,牺牲过年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摸透了每一名村民的想法,并借此机会按照规定程序补选出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真正把一批政治素质硬、自身修养好、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群众纳入了班子,为李桥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他还通过上好廉政党课、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落实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确保了村级权力运行的公开公正。

在王兴民的努力下,“疙瘩村”变了样,干部干得有劲,村民心里敞亮,全村上下拧成了一股绳,一心想着村里还缺啥、下一步该干啥、自己能做点啥,邻里之间一团和气,村民笑靥灿烂如花。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得干出点儿样子,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起这件“大事”,王兴民就一句话。

“老上访”结束上访路

李书郎是村里出了名的“老上访”。今年麦收时节,李书郎没有向过去一样收拾上访材料出门,反而拎着一筐鸡蛋走进村室,向王兴民表示感谢。“老上访”向“新队长”致谢,这事儿真“反常”。

到李书郎家了解情况

事情还得从李书言开发商贸城这件事儿说起。原来,李书郎、李书言兄弟俩,由于一点家庭纠纷产生了矛盾,关系不和。后来,李书言在开发占地时,未经李书郎同意占用了其一亩二分地,李书郎要求赔偿无果,便向有关部门上访。经协商,李书言同意补偿李书郎一块同等面积的土地,但李书郎认为补偿的土地质量不高,对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于是长期上访反映问题。

“我是县纪委监委派下来驻村的,有什么问题跟我说。”

“不用劝我,我的气儿你解不了,谁来都白搭。”第一次去李书郎家中时,王兴民就吃了“闭门羹”。

一次不成去两次,两次不成去三次,王兴民踏破门槛,深入了解李书郎的诉求,反复开解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巴掌拍不响”,王兴民又找到李书言,对他讲明利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给予李书郎更合理的补偿。最后,在王兴民和村“两委”的协调下,兄弟二人达成和解,李书言从商贸城拨出一块同等面积的宅基地给李书郎,并赔付补偿款4万元。

李书郎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但他提进村室的鸡蛋,出门时依然在他的手里。

“老两口”喝上自来水

仲夏傍晚,夕阳带着淡淡的余温,空中漫着薄薄的花香,史乃善老两口正用新通的自来水在菜园浇菜。

史乃善用自来水浇地

“王队长你看,这龙头一开水就哗哗的,吃水方便了,菜也不愁长了。”看到王兴民来,史乃善连忙招呼道。在这之前,老两口已经将近两个月没吃上自来水了。

过去老两口用的自来水,是从邻居贫困户李诗民家里的自来水管接过来的,邻里关系一直没有什么问题。去年5月,因老两口修建厕所时占用了李诗民家的部分坑塘,李诗民找老两口理论索要赔偿,老两口没有答应。一气之下,李诗民就截断了通往老两口家的自来水,两家矛盾越来越深。

从主管道上引来自来水管

“没水吃那还得了!”王兴民急在心里。他与村“两委”协商,由村集体出钱出力,从村主管道上把自来水引到老两口家,同时多方协调,帮助贫困户李诗民的儿媳妇朱玉芹申请到村公益性岗位,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赢得群众赞誉。

“作为扶贫干部,就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王兴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纪检监察干部担当为民的初心。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当最后一抹余辉淹没在夜色中,李桥村的56盏路灯同时亮来,照亮了乡间小路,也照亮了百姓心窝。

路两旁新装的路灯

“之前村里也有路灯,好多坏了,晚上黑漆漆的,门都不敢出。”“王队长来了之后给村里安了路灯,晚上再也不用摸黑了。”提到村里的路灯,村民们啧啧称赞。

路灯只是村容村貌改变的一个小方面。一年多来,王兴民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投资14万元的文化广场修好了,办公设备一应俱全的村室建成了,村里的臭水沟填平硬化了,群众浇地的水源问题解决了……一项项小工作,带来了李桥村的大变化。如今,干部团结了,村民气顺了,日子也越过越甜了。

奖牌荣誉

“村里的夜很美,能看到星星了!”每到夜深人静,王兴民总是习惯独自坐在村室门口,反省自身,谋划工作,憧憬李桥村的未来。

村室的菜地绿油油

“也想家、想孩子,可一想到村民的期望和身上的这份责任,工作的劲头就又上来了。带领群众脱贫,迈向乡村振兴,还得带领乡亲们一起奔跑。”王兴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供稿:范县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王聪儿]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