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文化

池莉“三宝”:看书 种菜 写小说


来源:郑州日报

“消失”十年,武汉作家池莉日前携40万字新作《大树小虫》重回读者视线。这位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的文坛大咖创造的“传奇”至今令不少人津津乐道。池莉想在新作中表达什么?为何十年才为读者奉上这本《大树小虫》?记者通过出版方博集天卷进行了采访。

原标题:池莉“三宝”:看书 种菜 写小说

“消失”十年,武汉作家池莉日前携40万字新作《大树小虫》重回读者视线。这位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的文坛大咖创造的“传奇”至今令不少人津津乐道。池莉想在新作中表达什么?为何十年才为读者奉上这本《大树小虫》?记者通过出版方博集天卷进行了采访。

生活是大树 人类是小虫

《大树小虫》故事的现实背景设定于2015年的武汉,通过俞家和钟家两个家族的联姻,引出两个家族三代人近百年的跌宕命运与现世纠葛。男主角钟鑫涛出生于家底丰厚的富商家庭,父母竭尽全力为其打造优裕成长环境,终将其培养成为211名校研究生,希望其继承家业;女主角俞思语出生于高干家庭,是在众星捧月环境中长大的娇娇女,性格天真单纯,不谙世事……在一众人等运筹帷幄、通力配合的精密部署下,钟鑫涛与俞思语按部就班步入婚姻殿堂,这时俞钟两家也有了正式交集,而故事才刚刚开始。书中每个人物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秘”,也显露出不同的私心与无奈。

全书充斥着时代的巨变、经济体制的飞跃与不变的家庭伦理、社会纲常之间的各种矛盾,是小说的笑点、泪点、看点,也是人性之软弱被不断戳中的痛点。三代人的命运对应着中国现当代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三代人都在努力想挣脱上一代人的轨迹,走出自己的路来,却每每被时代、被社会、被家族,更是被自己的性格弱点消磨锐气,一次次向社会主流、向既定规则妥协。

“当我的年龄和写作的阅历达到能看清楚上下父辈、祖辈、下一代四辈时,觉得应该动笔写这个长篇,但该怎么写,写什么?”池莉表示,正如书的扉页上爱因斯坦广义相对所说:一只小的甲虫盲目地在一个大树上爬行,它不知道自己爬行的轨迹是弯曲的,但我幸运地发现了。“对我来说,生活就是一棵浩大的树,巨大的树,我们人类都是小虫,在奋力地生活,奋力地爬行。”池莉说,“也许从宏观上看我们爬行的轨迹真的是弯曲的,但我们能够在这个大树上生活和爬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想写一本“厚重”的书

“写一本厚重的书,可能也是个幼稚的梦想,我也不例外。”池莉坦言,作家都有着这样的“心愿”,而等她成长到视线能够看清楚上下几代人往来一百年的时候、能够聚焦这些人物看懂这些人物,她才动笔,“所以先有念头和构思,十年之内开始写作。”

此次池莉将视线拉远拉长,在家长里短、永不止息的生活流之外,让当代读者看到的是宏观而深远的问题;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传统伦理、道德底线、城乡及时代洪流中自我价值的缺失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做了入木三分地呈现,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

除去题材和写法上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池莉新长篇还在其最擅长的武汉风土人情书写和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刻画之外给予读者更多更大的惊喜和冲击。90后的先锋话语、当下的时尚语汇,大量的历史、经济、政治、医学与科普知识,至精至密的生活细节描写,无处不在的历史真实,让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生动具象的认知与理解,一气呵成读完之余,更想不断重读与玩味。

“消失”的十年过得很充实

“离开”的十年里,池莉都做了些什么?“看书、种菜。我没有微博,开垦了一些菜地自己种菜。”提到“种菜”,池莉体现出行家里手的“自信”:“我种的菜都好,根本吃不完,邻居都吃我们家的菜,萝卜、青菜、辣椒、茄子都有。”至于厨艺,池莉更是“不谦虚”自我表扬“我做饭确实还行”。

她还介绍了自己的种菜经验:“首先,土地一定要好,板结或黄色、红色的一定不行,要是沙土、乌黑的黑土。第二种子要好。第三,种菜每天都要下地,每天都要呵护它,每天都要劳动,这样你就会很幸福。”

乐于并善于劳动种菜的池莉如今也把自己的新作像菜一样端进了读者的餐桌,她希望大家“能炒出属于自己的好味道。”(左丽慧)

[责任编辑:田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