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第四届全国玉米生物学研讨会将开启玉米生物研究2.0时代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4月20日,第四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这次会议是国内玉米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会议为期3天

研讨会现场

4月20日,第四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这次会议是国内玉米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学术会议,会议为期3天,由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和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等承办,来自全国13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在开幕式上致词,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在玉米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成果。他表示,学校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积淀丰厚,特别是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国家课题50余项,先后育成豫玉22、伟科702、豫单9953等10多个新品种,为黄淮海地区玉米的生产、产量品质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这次会议既是全国玉米生物学界的一次盛会,更是中国作物学会和各位专家学者对河南农业大学的信任。会议的召开,必将为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也将为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生物学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将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多学习、多交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实现更大作为。

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项目专员朱华平

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项目专员朱华平在致词中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玉米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效率提高50%,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由43%提高到50%。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经突破了单倍体诱导、鉴别和加倍三大关键技术瓶颈,创建了高效技术体系,实现了全技术链的整体性自主创新,单倍体技术更在迅速成为现代玉米育种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推广应用已突破了传统的育种技术模式,使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改变高投入、高消耗、资源过度开发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培育资源高效利用、优质多抗、污染物低吸收、适宜轻简化栽培和全程机械化的玉米新品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相信这次会议一定会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坚持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讨会现场

3天时间里,与会人员将围绕“玉米复杂农艺性状解析与遗传改良”“玉米生物/非生物胁迫、激素生物学”“玉米组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学和表观遗传学”“玉米分子/遗传育种理论、资源、新方法与新技术”四大主题进行学术交流。20场学术报告、187份学术墙报、195篇会议摘要立足玉米生物学前沿,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智慧启迪的学术盛宴。

河南省处于国家玉米优势产区黄淮海地区的核心区域,按照《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中提出的增产任务,玉米需增产170亿斤,占河南增产任务的65%,占国家粮食增产的17%,是全国单一作物品种增产份额最大的省份。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玉米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严建兵

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发起人之一、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严建兵表示,玉米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排在全国第一,玉米还是肉蛋奶制品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需要更多更优质的肉蛋奶制品。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当前玉米生产中面临的农药化肥滥用等问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通过科技手段推动玉米育种、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玉米。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目的就在于从基础科学研究的层面,探讨、分析影响未来玉米生产的关键基因、关键的调控网络,以及与玉米生产有关的条件、技术和手段,为玉米增产提质提供技术支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玉米生产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把精力和目光集中在玉米生物学领域,相信在未来一定能够解决玉米生产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建宇

第四届全国玉米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主要组织者之一、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建宇表示,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团审议,寄语河南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这次会议在河南举办,就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现。当前,一年两熟、气候多变等原因使河南的玉米生产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绿色发展的理念对玉米生产,特别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理论、技术、方法支撑,需要在节水、节肥、节药、全程机械化等方面有优异表现的玉米新品种,而这次会议既是玉米科技工作者交流的平台,也是展示最新成果的平台,对于推动河南玉米生物学研究、玉米育种、玉米生产水平提升,对于河南相关科技人才培养、推动乡村振兴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郭苗华]

  • 1
    好文
  • 0
    钦佩
  • 0
    喜欢
  • 0
    泪奔
  • 0
    可爱
  • 0
    思考
百度统计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