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趁此春风植“媒林”为民权申甘林带再添新绿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东风浩荡,红旗飘扬;挥锨培土,植绿成行。3月24日,在被誉为“河南塞罕坝”的商丘市民权申甘林带内,来自中央驻豫、省直和市直主要媒体的编辑记者100余人与300余名当地干部、群众

东风浩荡,红旗飘扬;挥锨培土,植绿成行。3月24日,在被誉为“河南塞罕坝”的商丘市民权申甘林带内,来自中央驻豫、省直和市直主要媒体的编辑记者100余人与300余名当地干部、群众以及“商丘好人”代表、志愿者们一起,挥锹扶苗植出“媒林”,为申甘林带添下一片新绿,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江凌,以及人民日报河南分社、新华社河南分社等中央驻豫主要媒体负责人和河南省、商丘市主要媒体负责人,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周,民权县主要负责同志等党政和媒体领导共同参加植树活动。

据了解,此次“共植媒体林同迎故道春”为主题的植树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商丘市委宣传部和民权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全省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动员大会精神和王国生书记讲话要求,展现全省宣传思想战线在建设森林河南实践中的担当,在被誉为河南“塞罕坝”的商丘市民权申甘林带建设“媒林”,作为全省宣传思想战线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基地。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代人民权人在“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上,面对残酷的生态现实,不等不靠,不怨不弃,餐风露宿,战天斗地,硬是在100多平方公里的茫茫沙丘上培育了10余万亩人工林带,在黄河故道上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务林人抒写下沙荒变林海的绿色传奇,把寸草不生的的万顷荒漠变成了造福当代、泽被后世、恩济子孙的人工绿洲。

六十多年来,申甘林带宛如碧龙卧波,像“定海神针”般镇守在豫东门户,抵御着风沙的入侵,呵护着民权北部几十万人民和40万亩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袭,保卫着豫东平原的河清海晏,成为民权人民生产生活的绿色生命线,国内外林学专家誉之为黄河故道上的“绿色长城”。

2018年1月9日,《河南日报》以《河南有个塞罕坝》为题,报道了民权林场68年来艰苦奋斗的历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拉开了对申甘林带和民权生态文明集中报道的序幕。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和省市媒体纷纷聚焦黄河故道上的这方热土,连续推出多篇重磅报道,掀起了学习“河南塞罕坝”的热潮。

黄河泱泱,槐林苍苍。三月的申甘林带,和风扑面,嫩芽吐翠,一派生机勃勃的好景象。“媒林”植树活动结束以后,参与活动领导和媒体记者们还进行了调研采访活动,沿民权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沿线的天邦农业、鲲鹏湖、任庄新村、吴庄新村等逐点进行了调研采风。

民权特色鲜明的制冷主导产业,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推农民脱贫增收的扶贫模式,坚持绿色发展推动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建设的构想和步伐,以及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生的农村发展巨变,故道生态走廊曼妙的早春风光等,都给参与活动的领导和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没想到豫东平原竟有这么美的地方!民权不仅人文气息厚重,特色产业鲜明,还拥有申甘林带这样的‘绿色宝库’,有着黄河改道形成的三大湖泊,百里水域风光秀丽,真是一个好地方!”参与采风的媒体记者对民权大加赞叹。近年,该县坚持“凝心聚力,务实重干,稳中求进,富民强县”总要求,突出“改革发展稳定”总任务,强化“一城一区一廊”总抓手,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的新民权,正日益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供稿:张富义 张增峰)

[责任编辑:赵香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