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量”与“质”齐头并进 郑州教育发展跑出全城“加速度”


来源:东方今报

原标题:“量”与“质”齐头并进郑州教育发展跑出全城“加速度”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走过青涩、懵懂,进入“不惑之

原标题:“量”与“质”齐头并进郑州教育发展跑出全城“加速度”

4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走过青涩、懵懂,进入“不惑之年”,而对于一座城市而言,40年足以见证它的成长、繁荣。

中国之中,商都郑州,它如同一位“奔跑者”,40年间城区面积扩大了6倍,教育也随之一路探寻、创新、发展,当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教育事业也在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积淀后,领先全省乃至中部地区。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人口众多且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社会上人才奇缺。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目光转向郑州。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搬迁到郑州。除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外,还有一些商界人士、技术人员、后勤人员及部分家属、孩子都跟随了过来。随着省会郑州布局的扩大,郑州市的学校也在逐步增多。当时,企业办子弟学校在一定时期解决了子女上学问题,并为政府减轻了负担。

当时的幼儿园很多是国营经济为主的企事业单位办园,也有部分街道集体自负盈亏的幼儿园。

1982年,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幼儿园,这一年,幼儿园大力发展,郑州市出现了幼儿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到了上世纪90年代,社会力量办园数额增加,个体办园也如雨后春笋,还出现了如企业公司(合资或独资)办园、合作办学等新的办园体制,部分企事业单位幼儿园或国有幼儿园由个人或团体承办,实行国有民营。

到了1993年,郑州市还出现了第一所民办学校——华夏中学,这也标志着中小学校公办或企事业单位办的一统局面被打破。1995年,郑州还出现了第一所中学分校——郑州一中分校。

1993年,我国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中国教育的地位。此后,我国又陆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等。

到了1998年,郑州市企业办子弟学校陷入困境。1999年至2001年,郑州市34所企事业办中小学先后移交政府管理。随着郑州城市框架拉大,郑州市建校速度远远赶不上学生增长速度。2004年,郑州市开始新建、改扩建22所中小学。2005年,铁路上的学校也并入地方学校进行招生。

这期间,也就是2000年,建设东区设想提出,2003年,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工奠基为标志的CBD建设正式启动。在一片荒芜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东区要如何聚集人气?教育无疑是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建区之初,郑东新区就把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科学规划预留教育用地。“聚人气,促发展”,这也是郑东新区从2006年第一所学校建成投用以来一直所坚持的理念。

昆丽河小学,建于2011年,因毗邻郑东新区昆丽河而得名。高诗棋,昆丽河小学五(5)班学生,她最喜欢学校的科学社团。当老师打开数字星球系统,教室内就会模拟出一片星光,抬头看着璀璨星空,高诗棋和小伙伴们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的星座。类似的科技元素在昆丽河小学中还有不少。学校还专门建有科学长廊,从这里走过,天文、地理、物理等学科知识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

自2006年开始,十余年时间,郑东新区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目前,共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81所,在校生68763人。

郑州的城市扩张,起源于多种因素聚合的先天基础,后天发展则主要是踏准了城市化进程的节拍。改革开放以来,郑州的城市边界不断突破,说明郑州成为河南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流入地。

城市规模扩大与人口增多,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孩子需要入学。

早在2004年,郑州市就已经意识到入学难与大班额的问题,从2005年起,郑州市开始在郑州市区新建22所中小学。此后,郑州市每年都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并将其纳入郑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

为此,各区都开始在建学校上铆足劲,建校速度也一次次刷新历史。数据为证:

仅2017年秋季,二七区就有8所新建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创造了二七区也是郑州市历史上的新速度;今年秋季,又有18所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再次刷新二七区建校速度新纪录。

金水区仅2011年以来,共投资36.79亿元,实施中小学建设项目73个,现已竣工52个,正在建设21个。

管城区“十二五”以来,先后投入资金约16.2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多所。

截至2016年年底,郑州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1所,新增28.14万个学位;幼儿园455所,新增14.26万个学位,大大缓解了随城市发展新增适龄人口的入学压力。

郑州市实验高中就是2009年郑州市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之一。这也是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入轨、高品质发展”的设计建设要求建设的学校,选址在惠济区也是郑州市政府优化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在这所学校,小班化分层教学、丰富的校本课程、双班主任基础上的导师制已成为三大办学特色,也是该校综合创新高中试点建设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分的关键词,从“优先发展”到“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再到“促进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教育规划纲要的蓝图上,教育的优先发展,更是量与质的齐头并进。

郑州市也一直在为此努力。郑州市人大于2015年立法通过的《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4~2030年)》,牢牢控规市区公办中小学校建设用地637片2.22万亩,为未来15年留足建校空间;出台《郑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16~2020年)》,规划未来5年内投资178.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325所,新增45万个学位;制订《郑州市区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16~2020年)》,以实施三环以内普通高中段学校外迁新建为重点,尽可能扩充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容量。

郑州市区高中外迁进入了大跨步发展阶段。2017年11月30日,郑州第四中学高中部新校区奠基仪式在郑州惠济区项目基地举行;2018年10月17日上午,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中部东校区在白沙组团规划区内奠基,规划60个全寄宿教学班;2018年11月30日上午,郑州市郑开学校项目奠基仪式在郑东新区举行;2018年12月20日上午,郑州市第一中学航空港校区正式奠基。

明年,郑州市还要继续推动郑州外国语学校港区校区、郑州回中管城校区和港区校区、郑州龙湖一中新校区以及郑州二中经开校区开工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无疑会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

对郑州而言,建校投入也一直是大手笔。2018年,郑州市共投资38.66亿元,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38所。今年,有30所中小学投入使用,这其中小学21所,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记者高冬丽/文图)

[责任编辑:郭苗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