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从“将就”到“讲究” 让“方便”更方便 ——永城市演集镇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纪实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小小厕所,一头系着民生,一头系着文明。“现在旱厕改水厕,不花一分钱,全部由政府投资,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的厕所都干干净净、没有异味。”12月1日,在永城市演集镇丁楼村,只见院角的厕

小小厕所,一头系着民生,一头系着文明。

“现在旱厕改水厕,不花一分钱,全部由政府投资,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的厕所都干干净净、没有异味。”12月1日,在永城市演集镇丁楼村,只见院角的厕所收拾得干净整洁,村民丁大姐正在用发酵过的农家肥浇小菜园,绿油油的蒜苗长势喜人,“现在不仅上厕所卫生了,种的有机蔬菜也能卖上好价钱,改厕让我们家过上了新生活!”

“旱厕气味难闻,容易滋生蚊蝇,既不美观也不卫生。‘厕所革命’正好‘革’到乡亲们的心坎上,大家都很支持。”演集镇党委书记朱建光告诉记者。

据悉,演集镇改厕涉及16个行政村,共6727户,其中三年内需要拆迁的计1650户,长期不在家的计377户,实际改厕4700户。今年,对2014年底改建的1950个双瓮漏斗式厕所进行完善和提升,并新建一体式三格化厕所2750个,做到了农户全覆盖。

 

以“厕所革命”提升“乡村旅游”

行走在演集镇时庄文化艺术村,豫东乡村的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的同时,各具特色的厕所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村民把废旧的木头切成圆盘,拼贴在改建后的厕所墙面上,并佐以鲜花,普通的厕所瞬间充满艺术气息。环村而行,新建和改建的厕所外观讲究美观和艺术特色,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尤其是一座座生态智能、人性化的公共厕所内照明、通风、除臭、环保设施一应俱全,并免费提供手纸、洗手液、烘手机、护手霜等。

该村紧紧围绕“厕所革命”的目标要求,多措并举,高标准落实,全村380户群众,除了长期不在家的15户,2014年作为全市试点改建双瓮漏斗式厕所207户,2018年改厕158户。改造采用实物+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改厕标准达到“六有”,即有墙、有顶、硬化、有门、有窗、有照明。

根据基础设施、住户等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方案,因户施策,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对照施工规程和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监督,认真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厕具、化粪池等按规程安装到位。同时,让党员干部参与到施工中,对改厕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厕所外部美观、内饰整洁、功能齐全、结实耐用。

按照要求,每个自然村建设2所标准乡村公厕。此外,每所公厕都进行定岗定责,有固定的保洁员,有精细的管理制度,有专门的督查员,始终保持环境整洁,受到了群众和游客的称赞。

 

以“厕所革命”引领乡风文明

看文明,观厕所。

雪枫河穿村而过,水清岸绿;草莓园、葡萄园、百果园点缀其间,树木苍翠,环境优美,绿化率达47.3%。12月2日,笔者来到了全国“百千万”工程示范村韩寨村。

“以前村里可没这么干净,房前屋后全是简陋的旱厕,大多是砖瓦筑墙,前面用木板一挡,隐蔽性不强还又脏又臭,夏天要忍受蚊虫叮咬,冬天要忍受刺骨寒风……”村民李老汉想起以前村里的旱厕直摇头。而如今的韩寨村,277户厕所已经改建完成。群众不禁感慨:“看着这么干净、方便的厕所,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开始注意讲卫生,讲文明了。”全村305户群众,除了长期不在家的28户,2018年改厕277户,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域覆盖。改厕标准达到“七有”,即有墙、有顶、有硬化、有门、有窗、有照明、有洗手池,真正做到高标准建设卫生厕所。

为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韩寨村“两委”干部分包农户,责任到人,包改厕质量,包改厕进度。在严把技术关、质量关、验收关的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文明如厕、卫生防病等知识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该村还积极探索,有序推进改厕后续管护,做好农户厕所粪水的收集和清渣工作,实现粪水、粪渣定期收集和有效利用。同时,将户厕和公厕管理纳入村文明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星级文明户评选的一项重要指标。

 

以“厕所革命”助推乡村振兴

沿着标识所示,穿过一片绿地,一座徽派风格的公厕悄然出现。近日,笔者在陆楼村“寻厕”,很容易便找到一座,穿着汉服的男女标识让这座“中国风”厕所独具特色。外看,像座藏式小别墅;内看,各项设施完备。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全域旅游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中走出来,到农村去驻足小憩,感受大自然近在咫尺的愉悦,享受远离喧嚣和污染的静谧。但大多数人在体验乡村美景的同时,都会遇到如厕难的尴尬。时至今日,农村厕所问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演集镇党委、政府按照永城市“党晖温暖·乡村振兴”十大工程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四大革命”,全面提升“六化九改”,创新开展“六废”利用,全域推进“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进程中,扎实做到“五抓”。抓质量。施工由专业施工人员承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从而确保改厕的质量和标准。户厕必须做到“三有”,即有墙、有顶、有硬化,有条件的必须做到“七有”,即在“三有”基础上再加上有门、有窗、有照明、有洗手池,让村民“方便”更方便。

抓监督。各村成立了由村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组成的施工监督组,对改厕施工进行全程监管,让群众对改厕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满意一处”。

抓整改。抽调镇纪委、财政所人员以及安装骨干、技术能手组建督查组,逐户督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抓保障。厕具全部统一免费供应,建筑用料全部由农户提供,施工费用全部由镇里承担,村级具体组织实施。改厕后的粪液清运,已纳入环卫一体化,农户若不用,只需拨打电话,抽污车就会如约而至,确保后续服务“一站式”,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抓提升。对每个行政村的2个公厕和乡村旅游道路沿线的8个旅游公厕进行整体提升。对保洁员定岗定责,加强管理,强化内部照明、通风、除臭、环保设施改造,播放音乐,提供免费手纸、洗手液、烘手机、护手霜等,打造生态智能、人性化公共厕所,受到了群众和游客的称赞。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对农村而言,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探访期间,谈起“厕所革命”,许多村民话语中满满的都是幸福感。“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乡村振兴的步伐和成效正在叩开幸福的大门,浸润着老百姓的心田。( 供稿:袁国豪 何燕子)

[责任编辑:赵香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