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奠定商丘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基因与交通绵续——“华商之源 通达商丘”解析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城市的品牌优势常常源于城市独有个性,城市魅力往往彰显于“城市符号”。商丘是商部族文化、商朝前期文化和中国的商业文化诞生地。这三种文化,是由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商朝的第一个都城

傅青摄

城市的品牌优势常常源于城市独有个性,城市魅力往往彰显于“城市符号”。

商丘是商部族文化、商朝前期文化和中国的商业文化诞生地。这三种文化,是由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商业的发源地而产生的,即我们所说的“华商之源”。

王亥服牛,以物易物,开启了借力便利交通进行商业贸易的先河。由此而降,民权人庄子最早在《庄子·则阳》中提出“通达”概念,意思是“在人类活动范围内所能到达的地方就叫通达”。

商丘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商丘就有“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之说。

由此而论,着力将历史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将高铁、高速、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这是叫响“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品牌和“城市符号”的历史抉择与现实需要。

华商之源“源”在哪?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屈原《楚辞·天问》中有:“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至贻,女何嘉?”。《楚辞·离骚》王逸注曰:“玄鸟,燕也。”根据传说,商人的祖先契是其母吞燕卵而生。

傅青摄

作为从传说中走来的商丘,发轫于商部落,历经5000年不曾断脉的文明, 最终形成独有的文化特色——“华商之源”。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可亭教授曾专门撰文论述“华商之源”。他说,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一直传承着兴商、尊商、爱商的文化基因。“华商之源”这一品牌定位,凸显商丘历史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为文化兴市、商业兴城找到了灵魂,为古代华商文化与当代华商精神的连接找到了纽带,为商丘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文化方面的突破口。

放大“华商之源”的品牌优势,就要充分发掘商丘作为商部落的发祥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发源地的历史文化优势——  

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先商文化是商朝建立之前商部落的文化。据考证,商族最初主要活动在今豫东、鲁西南一带。分布在这一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学术界称之为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王油坊类型遗址位于永城市,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生产、生活用具表明,商丘地区早在4000至5000多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广阔、平坦的土地上。

商丘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史记》称商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说明商汤之前的商先公先王就居住在亳。“亳”到底在哪里,自汉代起,众说纷纭。现在影响较大的为“三亳说”,即南亳、北亳和西亳。学术界普遍认为,北亳为商汤的军事大本营,商汤伐桀就是从这里出发的。西亳为商朝的一个军事重镇。南亳为商汤的都城。商朝前期的都城在商丘,由此形成了商朝前期的文化,这些文化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证明。

商丘是商业的发源地。商先公王亥服牛,“宾于有易”,成为中国最早的商人,为商人的始祖。王亥之后,商人沿其传统进行商业贸易,并逐渐形成了专门从事远方贩运货物进行贸易的商贾,到周朝初年即形成了“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的局面。

把“商人”“商品”起源于商丘写进中学教科书是商丘历史发展的里程碑。

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经济常识》上册相关教材中写到:原始社会末期,在今河南商丘一带有个叫“商”的部落,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因从事商品交换而颇有名气,所以别的部落把从事商品交换的人叫“商人”,把交换的产品叫“商品”。

依托商丘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实际,弘扬商文化、商价值、商理念,尊商重商、爱商富商,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商丘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傅青摄

通达商丘“达”何处?

《庄子·则阳》:“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通达的意思就是通行、到达。

开启贸易先河,需赖于通达;一届届的华商节,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华商,正是源于商丘越来越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站位现在,展望未来让人心潮澎湃;回望历史,我们能更好的看清来路。

商丘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自古以来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叛军到达商丘由于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平叛力量夹击不能西进,最后失败。

唐朝玄宗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叛军意欲突破商丘而进攻江淮。但由于张巡、许远率军守护,使得叛军陷入持久战,不能越过商丘而进入东南区域。   

1948年年底至1949年年初进行的淮海战役,商丘既是战场也是大后方,是淮海战役前线总指挥委员会所在地,也是全民支前、用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这些,都充分印证了商丘历史上的地理战略地位。

兵家必争的战略优势绵续至今,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交通枢纽优势。

经济发展的优势初现于宋国。据李可亭介绍,宋国都城睢阳,城垣范围超过5公里,人口约10万人,是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交往的中心。宋国境内获水、泓水、泗水穿流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是中原各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东起连云港,向西一路走来,沿途吸纳各地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产品,与中亚各国互通有无,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商丘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和节点,为“丝绸之路”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现在的商丘,是高铁、普铁“双十字”铁路枢纽,是国道、高速“米字型”公路枢纽,是河南仅次于省会郑州的第二大交通枢纽城市。同时,我们还在加快商丘机场、运河航运等工程建设,商丘逐步成为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为一体的功能完备、无缝对接、快捷便利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傅青摄

当然,商丘人自古通情达理,通天达地,开放包容,应天归德。儒家的向上向善文化、道家的黄老之学、墨家的民间关怀等文化传统交织在一起,在商丘大地上生根、发芽,孕育出一束束耀眼的文化奇葩。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现代文明的洗礼,现代的商丘人民依然保持着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这也是“商丘好人”在商丘大地上层出不穷的原因。

高质量发展的通达路径

2016年,随着郑徐高铁的开通运行,商丘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如今,雄商高铁、商合杭高铁建设快马加鞭,沱浍河航运日新月异,商丘机场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以商丘为中心,不仅承东启西、连贯南北,一百多年前“火车拉来的”商丘小城,如今正在成为综合交通大枢纽和物流商贸大枢纽。

叫响“通达商丘”这一品牌,就是着力发展枢纽经济,而发展枢纽经济无疑是商丘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在商丘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枢纽经济”成为了极为关键的一环。市委书记王战营在谈到商丘如何做好“十三五”开局时,也多次强调,要“加快推进枢纽经济,以交通优势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通达商丘’,实现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商丘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既是中原经济区的东部门户城市,又是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在经济发展上东引西进,向东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向西融入中原经济区郑汴洛核心增长极,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东部战略支撑。

依托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是把交通枢纽转化为经济枢纽的核心与关键。《商丘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物流产业“一核十园多节点”的布局,重点发挥物流区的特定作用,带动发展10个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

傅青摄

《商丘市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市要重点推进豫东物流枢纽经济区、高铁枢纽经济区和航空枢纽经济区建设,大力培育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同时,积极申请商丘陆路口岸开放,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强与“郑欧班列”合作,谋划开行“商欧班列”,打造豫东地区的国际铁路货运组织中心。

如今, 商丘市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正在提升,“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原地区综合枢纽、区域性产业组织中心打造深入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有声有色”,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凸显。(供稿:侯国胜)

[责任编辑:赵香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