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守艺与传承——巩义非遗故事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有一条比长江黄河更长的河流,叫作历史,其中总是有砂砾被浪潮翻涌,今天我们精心挑选其中特别的几粒,带您领略历史厚重的巩义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风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无形的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最早溯源于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但更多则产生和流传于漫长的农耕文化社会环境中,反映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其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脆弱性和文化艺术性等特征。

有一条比长江黄河更长的河流,叫作历史,其中总是有砂砾被浪潮翻涌,今天我们精心挑选其中特别的几粒,带您领略历史厚重的巩义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风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无形的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最早溯源于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但更多则产生和流传于漫长的农耕文化社会环境中,反映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其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脆弱性和文化艺术性等特征。

巩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品牌、艺术、审美和体验价值,在塑造和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科学适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是产生并流行于河洛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它以一人多角戏的表演方式流行于民间。中原地区流行的曲艺形式主要有四种:河南坠子、大调曲、三弦书、河洛大鼓。而河洛大鼓也是最重要的曲种之一。

河洛大鼓初期叫“鼓碰弦”。1952年,张天培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中南区第一节戏曲会演,演唱了《打黄狼》,《草船借箭》。会演期间与《说说唱唱》副主编王亚平同志共同将“鼓碰弦”定名为“河洛大鼓”。从此,河洛大鼓在河洛地区广泛流行起来,多流行于洛阳、偃师、巩义、孟津、登封等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2011年河洛大鼓被列入河南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巩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尚继业。

尚继业2008年6月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洛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为守艺和传承河洛大鼓尚继业从2006年开始至今在全市范围内广收学员进行免费培训,累计培训学员412人,正式收徒64人。创作编排新节目100余篇,为守艺和传承河洛大鼓做出了积极贡献。

剪纸

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活动,总会留下一些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痕迹。剪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族特色的饰物。剪纸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虽然经历了不同文化的渗透,不同地域的传播,但它依旧顽强的保存了下来,并且形成了一种精细纤巧、生动活泼的独特风格。铺一张红纸,画喜欢的花样,用剪子铰,剪子尖挑挖,细细的,一花一叶,一眉一眼,沉溺情境,不知日月长。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在巩义人的手中,都会轻盈地灵动于剪纸中。那些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单一或重叠的剪纸图案,线条明快、流畅,内容丰富、凝练,寓意灵悟、深远。逢年过节,娶妻嫁女,寿诞之期,红、黄等色剪窗花贴在门楣或玻璃上,清新、大方,使自家的院落喜气盈盈,生机盎然。剪纸的“味道”是艺术的,更是情感的。剪刀张合间,人们的生活情感多了一种表达,多了一种归宿。

巩义剪纸深深扎根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是传统信仰与人文思想的缩影,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代表人物——曹慧贞。

曹慧贞剪纸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郑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曹慧贞的剪纸作品大气,刀法流畅,巧于变幻,善于挖掘民间艺术的内涵。作品中融入了书法、篆刻、绘画的神韵,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具有民俗与美学的典型体现。剪纸功底较为厚重。对黑、白、灰的处理恰到好处。在剪纸的语言方面运用灵活,对月牙纹、锯齿纹、太阳纹、盘长纹等表现亦不可多得。为守艺和传承发展河洛剪纸,创办“每周一课”栏目,受益人数已有300余人次。还不定期深入镇、村、街道、社区、校园义务授课,免费传授剪纸技法。为宣传、展示河洛剪纸文化,经常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剪纸艺术中蕴含的浓浓的人情味,给巩义人带来一种现实生活之外的宁静和心情。

时间的车轮似乎有意在巩义这片河洛大地上放慢了转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篇章里,没有喧嚣林立的巨厦,有的是此起彼伏的丘陵山脉、古老历史的遗存,让我们用大鼓传唱历史,用剪纸记载生活,用心灵感受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田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