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芒砀话汉源 甲骨文中的芒砀山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芒砀山一带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元国(见《商代地理与方国》473页)。元国是商朝的侯国,一直与商王朝保持友好关系,见于甲骨文一期即商王盘庚至武丁时期,三期即廪辛至康丁时期,五期即帝乙至帝辛时期的卜辞记载。

芒砀山一带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元国(见《商代地理与方国》473页)。元国是商朝的侯国,一直与商王朝保持友好关系,见于甲骨文一期即商王盘庚至武丁时期,三期即廪辛至康丁时期,五期即帝乙至帝辛时期的卜辞记载。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甲骨文一期的卜辞中记载:“戊寅卜,贞令甫从二侯及暨元,王徝于之,若”(《甲骨文合集》7242片)。这句卜辞大意是商王在戊寅日占卜,命令甫(部族)服从(或跟从)两个侯国及国和元国,商王要到那里,可以去否?可以。此句中及国与元国并称,二者应相邻,都在今河南永城地区(见《商代地理与方国》403页),从甲骨文研究专家孙亚冰绘制的《商代方国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元国在芒砀山,及国在永城西南。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甲骨文一期卜辞中还记载:“丁丑卜,争,贞来乙酉眢用永来羌自元……五月”(见《甲骨文合集》239页)。这是一句元国的纳贡卜辞,争是卜人的名字,眢是地名,大意是说在丁丑日占卜,在眢地用永国和元国贡送而来的羌人。据古文字学家陈梦家研究,羌人是商朝北部游牧民族,与商朝为敌,屡屡侵犯商朝,商朝经常与羌人发生战争,商朝侯国响应商王的命令和号召,参与征伐羌人的战争,各国把俘获的羌人当作奴隶和劳动工具使用。同时,还把他们当作贡品献给商王,当作牺牲品用于祭祀。其中,将羌俘作为贡品献给商王的记载还见于其他方国纳贡的卜辞中。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甲骨文三期的卜辞中有“辛巳卜,王其奠元暨永,皆在孟奠,王弗……羊……大吉”(《小屯南地甲骨》1092片)的记载。此句卜辞是商王行至孟(睢县)时占卜在元和永两地能否设奠,占卜结果大吉。这里的永即今河南永城(见《商代地理与方国》407页)。此句卜辞表明,商王在芒砀山设置奠和在永国设置奠是同时进行的。什么是奠呢?著名甲骨文学者林欢论证,设置奠是商朝努力扩张势力的手段,在势力比较稳固的地区进行垦田,形成一定基础之后置奠,置奠之后土地名义归诸侯所有,但实质控制权已转化为商朝,置奠之后,商王设置奠官,直接派官员管理。元国置奠标志着独立部族统治终结,商朝大一统政治格局开始形成。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甲骨文五期的卜辞中有“己未王卜,在,贞田元,往来亡灾,兹御,获兕一犿二”(《英藏甲骨文》2562片)的记载。此句卜辞为帝辛(商纣王)十祀(十年)征东夷人方的卜辞。“在”是占卜的人,大意是说商王在己未日占卜,到元国田猎,来回都没有灾祸,此次打猎捕获兕象一头,獐子两只。据甲骨文学者林欢研究,商王的田猎之地目前共发现219处之多,其中就有元。在元国打猎是商王东征人方在凯旋途中进行的。根据卜辞记载,商王去芒砀山打猎是从攸国出发,一天之中,商王历经攸元两地,可见攸元两地相邻,攸在永城和宿州之间,元在永城北部,攸、永、元三地呈品字分布。

从上句卜辞中,可以看出商朝时芒砀山自然环境依然保持着原始状态,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著名历史学家胡厚宣先生认为,商王猎捕的野生动物兕就是商朝中原地区的兕象,兕象是中原黄河流域的土著(见《商代地理与方国》第15页)。大象在芒砀山曾经生存应该是历史上真实的记载,据1991年版《永城县志》记载,1982年永城开挖王引河和浍河,都曾发现过古象牙化石和其他大型动物骨骼化石。考古专家指出,数千年前大象一直在中原存在,卜辞的记载说明直到商朝,芒砀山还有大象。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芒砀山之芒,原在山南三十里的古睢河南岸,在甲骨文五期中,芒是商王帝辛征伐东夷返回途中所经过的一个地点,郭沫若首先破译了甲骨文芒字,并确认卜辞芒即今永城北部的古芒城(见《卜辞通篡》612页)。芒、砀本是两个不同的地名,砀才是芒砀山最初的名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写芒砀山时有“砀县”山”“砀南岭”“砀北山”,而无“芒”字。1967年安徽太和县曾出土过战国青铜戈,其上有铭文“芒昜”,经古文字学家吴良宝考证,应读“芒阳”,有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应读“芒砀”,“昜”即古“砀”字,此戈为芒之砀地所制造。据郭沫若考证,商周时代砀曾隶属于芒,芒砀连读最初包含的是一种行政从属关系,后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名。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砀字原作昜(yang)字,《说文解字》解释:“砀,从石昜声”,即以石为偏旁,取昜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砀与昜、唐皆为通假字。汤字在甲骨文中没有发现,汤字与昜、唐亦为通假字。昜、唐古韵同属于阳部,二者也互相通假(见《商代地理与方国》335页)。在出土的古文字中,砀字几乎皆写作昜,如战国铜戈“芒昜”。1980年南京栖霞山发现的南北朝梁桂王墓志铭有“圣武定鼎,地居鲁卫,沛昜且傅”字句,专家指出所谓“沛昜”即沛砀,沛郡砀山之意。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昜在甲骨文中是非常美好的字,为太阳升起照耀的会意字。昜取石字旁成砀,“砀,文石也”,文即彩,本意是流光溢彩的石头。昜作为砀之通假字和最初的用字,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内涵。据史学家研究,在古文献里“昜”是代替“唐”的通假字,后世演变成“唐”字流行,而“昜”字的单独使用被废弃,字体的变化掩盖了许多历史的真实信息。一种观点认为,砀(昜)山之昜,渊源于夏商时代的昜族。昜族即陶唐氏族,著名学者林欢研究,陶唐氏在古籍里均写作陶昜氏,陶昜氏即古帝尧,为帝喾高辛氏之子。今商丘城南六十里高辛集有帝喾陵,为陶唐氏祖居地,帝尧的家族昜族的一支可能曾在芒砀山生活,留下名字昜,因此山名叫昜(砀)山,这是昜族遗存的见证。第二种观点认为,芒砀山之“砀”即“昜”,与商族渊源有关。甲骨文一期时,芒砀山一带称作元国,古文字学家指出,元和玄是通假字,元国即玄国,玄国即夏商时代东夷玄鸟氏的故里(见《商代地理与方国》40页)。《诗经》中的《商颂》篇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即商族来源于玄鸟。据王国维、郭沫若考证,商族起源于商丘,而学者们关于芒砀山为玄鸟氏故里的考证,为商族起源于商丘一带增添了新的证据。另外,昜与唐通假,而甲骨文中商王成汤的名字亦写作唐,姓氏文化学者汤锦程考证,商代的砀汤氏家族源于芒砀山,砀汤氏的始祖即商汤。从古文字的演变分析,砀字和汤字均与昜(唐)有关,昜字是古老的母本字,后来砀字以昜字为本字,附加偏旁形成文字,因此追溯考证“昜”字的历史,对于研究芒砀山的渊源至关重要。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证,其结果却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芒砀山与陶唐氏有关。

(资料图片由芒砀山旅游区提供)

春秋战国时期芒砀山北麓的狐父城为什么能够成为晋国大将狐偃的封邑呢?为什么宋国国君没有把狐偃封在其他地方?其实这跟晋国和芒砀山的昜族有关。据甲骨文学者孙亚冰考证,昜族中最为古老的一支源于夏商时代的山西,甲骨文中有“昜方”“昜伯”的记载。昜国与商王朝的关系一直保持友好,商朝灭亡后,周武王之子叔虞分封于昜国成为晋国始祖,昜晋源出一地,本是一家。而芒砀山的昜族有可能是晋国昜族迁徙的部族中的一支,或者源于商丘帝喾高辛氏,与山西昜族为同源亲族关系。当宋国面临侵略时,晋国出兵相救,宋国感恩,将晋国功臣狐偃封在昜(砀)山一带,作为采食邑,实际上是让其治理这里的昜族,有利于征收赋税,有利于保持地方稳定,这在古代是一种比较明智、通用的行政管理措施,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

芒砀山在远古时代森林茂密,河湖相间,动物和鱼类资源丰富,且岗丘连绵,是古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所以这里应该存在着大量的远古人类生活的遗迹。但是芒砀山历史上多次遭泥沙淤积,遗址或深埋地下或被村镇占压。近年来,芒山镇大规模的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寻找和发现古人类遗址提供了契机。据勘察和推测,芒砀山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址可能在芒山镇核心区地下。2013年芒山镇中心区域的先帅商场挖地基时,在地下三米处挖到大量包含动物骨骼、粗绳纹陶片、陶鬲残片、黑陶残片以及陶网坠残块的灰坑土。虽经有关考古人员辨认,但由于未经全面钻探和挖掘,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存的厚度和面积究竟有多大,仍不得而知。芒山镇历史学者张庆雨在保安山东南柿园村东山前台地发现一处有典型陶片堆积的商代文化遗址,另外夫子山前台地也发现了零散的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均在山的向阳处,地势高凸,背山面水,这种理想的居住地址也为后世人所喜爱,所以遗址上屡屡叠加历代的建筑,一直到今天,将古遗址深埋地下,不为今人所知。

甲骨文中有关芒砀山的记载是零碎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谜团有待于破解,比如芒砀山玄鸟氏与昜族的关系,元国与砀汤氏的关系,昜族与砀汤氏的关系等等。探讨并厘清这些关系,对于确立芒砀山在商代历史的地位,以及挖掘永城历史文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田园]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