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南 > 地方

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脱贫攻坚“两手抓”富了群众 美了乡村


来源:凤凰网河南综合

8月5日,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梁刘庄村的扶贫车间内,机器轰鸣不断,工人忙碌有加,一叠叠羽绒在这里被加工成毯子,制成品被捆扎成包,等待着货车拉走。“汪书记过来了,谢谢镇里和村里帮俺安排的工作,

  镇村干部走访已脱贫的江其印家

8月5日,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梁刘庄村的扶贫车间内,机器轰鸣不断,工人忙碌有加,一叠叠羽绒在这里被加工成毯子,制成品被捆扎成包,等待着货车拉走。

“汪书记过来了,谢谢镇里和村里帮俺安排的工作,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在家门口工作,既不耽误赡养婆婆,还不耽误种地,可方便了。”高辛镇党委书记汪行军一行刚走进扶贫车间,53岁的贫困群众徐青枝就热情的和其打起招呼,显然非常熟识。

据了解,梁刘庄村的这个扶贫车间共有600平方米,是今年5月份,经镇、村干部多方努力,从浙江常熟招商引资而来,老板是高辛本地人,在常熟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目前,扶贫车间内吸收劳动力12人,其中8人是贫困户。

 贫困群众在扶贫车间务工

近两年来,睢阳区高辛镇抓住扶贫精髓,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转移劳动力、打造扶贫车间等多种途径形成了合力,有效推动了扶贫攻坚。并通过开展活动、实行贫困户积分制等方式,来激发群众脱贫内在动力,让群众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赢得了群众信赖和点赞。

发挥产业优势 助力群众致富

高辛镇镇长朱思君说,高辛镇主要有两大产业:板材加工业和服装鞋帽加工业。主要经济作物则是大蒜、土豆、西瓜、辣椒。镇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帮助杨行村、北街村、梁刘庄村等整合板材加工优势,成立和发展了10个板材加工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35户人家。

同时,该镇还积极扶持了4个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2个药材专业合作社,带动30多个贫困户发展。另外,他们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除在梁刘庄引入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就业外,还分别在杨老家村、丘口村和陈平楼村引入3个扶贫车间,成功带动85名村民就业,其中有26人是贫困户,有效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改善人居环境 巩固扶贫成果

在梁刘庄村室旁边的文化公园里,亭阁相映成趣,垂柳随风轻拂,体育器材一一矗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美观大方。每到傍晚,路灯亮起后,就有许多村民来这里乘凉、健身,村里的秧歌队和锣鼓队也经常过来操练,花园北侧的池塘整修一新静等注水。

     梁刘庄广场文化公园

“下一步池塘注水后,放些鱼苗,再种上莲藕,就更有生机了。”汪行军和梁刘庄村党支部书记江行付商量着,怎样才能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村文化公园的变化,只是高辛镇改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的一个方面。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大投入,把每条村主干道都修成了水泥路,大力推进亮化工程,让路灯照亮村民回家路。同时,他们还先后组织1200多人次,出动300余台机械,清理乡村垃圾1500余方。在完成基础设施后,镇里还给各村配备了保洁员,投放了垃圾箱,设置垃圾临时堆放点240处,每村配备打草机一台,致力于保持各村庄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美了,群众心气顺了。

提升内在动力 群众争着脱贫

江其印今年71岁,曾是梁刘庄村的贫困户,在2016年实现成功脱贫。推开他家的大门,让人眼前一亮:莲藕池、葡萄架、小菜园,整洁舒适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整洁并不只是在江其印家,而是户户如此。

江其印家的庭院

为鼓励贫困户脱贫,树立脱贫光荣的社会风气,高辛镇党委、政府没少下功夫。该镇对206户脱贫户进行了评先,凡是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且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都给予颁发脱贫励志奖,奖励价值200元物品一件。同时,他们还积极与超市和理发店协调,建立了爱心超市和爱心理发店,按照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知晓率、帮扶责任人满意度、家庭卫生情况等进行打分,积分达到五分的在超市消费优惠10%,积分十分在超市消费优惠20%,还能免费理发一次。

高辛镇还组织25个行政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好媳妇、好婆婆”和村贤能手的评选活动,全镇共评选出好媳妇130人、好婆婆150人、村贤能人50人。

“钱虽然不多,荣誉规格也不大,可大伙儿的积极性高了。”汪行军说,村民们都不想落后于他人,在脱贫致富、院容整洁、邻里和睦等方面,形成了“争、赶、超”。(供稿:李德鹏)

[责任编辑:赵香华]

  • 0
    好文
  • 0
    钦佩
  • 0
    喜欢
  • 0
    泪奔
  • 0
    可爱
  • 0
    思考
百度统计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