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洛阳历史文化街区:匠心“慢建” 留住“乡愁”


来源:人民网

旗幡招展、古色古香,小吃店、杂货店鳞次栉比,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走在洛阳老城十字街,古朴中浸润着繁华。

丽景门

旗幡招展、古色古香,小吃店、杂货店鳞次栉比,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走在洛阳老城十字街,古朴中浸润着繁华。

但是,距离十字街四周不过百米,破旧的民居、坍塌的房屋、杂乱无章的私搭乱建,给古城带来了难隐的伤痛。

近年来,为了留住华夏儿女“根在河洛”的乡愁,洛阳历史文化街区正实施着由表及里的“慢建”,古城逐渐显露出本来的芳华。

老城之痛:繁华与杂乱共存

洛阳老城的杂乱落后,始于建国前。1944年5月,日寇企图西进占领豫西,惨烈的洛阳保卫战使整个老城遭受重创,百姓亦死伤万余,大部分建筑毁于一旦。1948年解放军两度解放洛阳城,巷战惨烈,军民死伤无数,大部分建筑再次被毁。

文峰塔

建国后,洛阳市非常重视对老城的保护,坚持名城保护优先,城市建设尽量避开重要文物遗址区。随着城市的扩容,人口的增长,这里的居民开始在自己的院落加盖房屋,逐渐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私搭乱建。

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成了大杂院,文庙大殿之间建起了两层小楼,文峰塔一层成了居民的围墙,有的街巷窄到只有几十公分,连自行车都不能通过。

老城区域内现在有9000余户、2万多居民,城市功能严重缺乏,道路通行不畅,管网老化,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居住环境局促狭小、采光不畅、阴暗潮湿,群众对现实的居住条件非常不满。

在这里居住了一辈子的篆刻艺人李普义,更知道繁华表面背后的艰辛:“住的地方阴暗破旧,家里水电暖不通,上个厕所都要跑很远…… ”

洛阳老城的保护和利用,成了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

“这一片儿在历史上太重要了,是华夏儿女们乡愁的精神家园,但拯救性保护也太难了,改善本地居民生活,是长远地保护古城的根本,但怎么改,怎么建,怎么保护,比全国哪个地方都难兼顾!”洛阳市古城管理委员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爱华说。

老城之需:保护与惠民兼顾

因历史的原因,洛阳老城原本飞檐耸峙、鳞次栉比的古城盛景已不复存在,许多文物要么被杂乱无章的建筑掩盖,要么被占用、被侵蚀。

古城的一处老院落

“无论是旅游新时代发展趋势,还是老城项目具备的条件,洛阳老城的保护与利用,都应与时代潮流同频共振,将老城的观光、休闲和体验价值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彰显老城历史文化个性的同时,充分接轨现代旅游市场需求,使老城看得、玩得、享得、住得。”洛阳市古城管理委员会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延生说。

保护改建难度大,办法是什么?

依据洛阳市“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立足长远、近远期结合,突出重点”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遗存保护工作总思路,老城区秉承“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双修”理念,提出了“近期以抢救和保护文物古迹为主,远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稳步推进洛阳老城的保护工作。

古城的一处老院落

同时,洛阳市古城管理委员会积极抢救性保护老城文物古迹,老城区以多方利益协调发展的全面保护原则、永续利用文物资源的重点保护原则、合理梳理空间格局的文脉延续原则、合理调整功能结构的科学规划原则为指引,对老城的文物古迹进行抢救性保护。

老城之变:坚守与创新并举

“解决了民生的主要问题,我们终于有精力开始慢慢积淀恢复古城了。原则是,慢慢建设,没有想好怎么建,就先封起来,等想好了,条件具备了,再细细打磨,一定要恢复洛阳老城区原有的建筑美感,让街区经得起推敲,耐得住品味……”王延生介绍。

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

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目标朝着在城市新陈代谢、次第更新、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充分深挖文化内涵,并植入现代的城市职能方面迈进,重新构建起古城的城池框架和肌理。

2002年,老城区对东、西、南大街恢复改造,将沿街立面恢复形成典型明清风格建筑。2011年,开始实施中州东路空间整治规划设计。并同时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对府文庙、安国寺、文峰塔、鼓楼等文物进行加固修复。

老城区还出台办法,禁止街区内新建建筑行为,严格管理翻建行为,翻建不得超过2层,基本上保持了街区原有街巷格局和沿街风貌。

制定《洛阳古城项目征收期间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意见》,专门组织人员对项目区进行细致的摸底调查,即使是仅剩一堵墙的老建筑(青砖灰瓦,砖木、砖土结构)也列入保护范围。将现存文物、74个民宅在内的约300余处基地面积约7100平方米的老建筑一一登记造册,征收后挂牌保护。目前,已征收的128处全部挂牌。

洛阳市古城管理委员又开始琢磨产业支撑问题,通过旅游项目的投资带动,项目综合开发的总投资近70亿元,带动效应将在140亿元到280亿元之间,对洛阳多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7年4月10日,洛阳市老城区洛邑古城项目一期--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迎宾,适逢牡丹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仔细打量着洛阳古城的新容颜。

园区以“讲述老城故事,再现古韵风华”为总体设计思路,利用3D灯光投影、传统艺术展示等多种手段,将体验与互动相结合,设定十个主题演绎体验片区,分布园区各处,让游客感到处处有主题、移步见惊喜、体验有感触、过后有回味。

园区具备“文化、旅游、传承”三大功能,已不是单纯的“观光游”景区。整个园区涵盖吃、住、游、玩、体验、互动等复合观光产业链,以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形成旅游观光产业环,预计首年可形成年均游客量5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5亿元规模的旅游产业集群。

“未来,一个"万家流水一城花"的洛阳古城将面世,不仅能改善老城人居环境,还会提升洛阳的城市魅力,极大的改变游客对于洛阳城市的印象,推动洛阳旅游从观光向休闲和体验旅游的转变,提升洛阳旅游的整体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王延生说。

[责任编辑:石光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今日看点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