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杜克礼:苍天德性是吾师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政协许昌市委员会常委 杜克礼
杜克礼,1942年生,别号清白山人,书斋名曰清白斋,无党派人士。2000年被时任河南省长李克强亲聘为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协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政协许昌市委员会常委。历任许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许昌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中国民间美术学会河南分会副会长,政协河南省委员会第七、第八届委员。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国画代表作为鹰、兰、荷等,书体则自成一格。金秋九月,有幸邀请到了中国著名书画家杜克礼先生作客凤凰河南。听艺坛大家讲书画艺术。
凤凰河南: 有人形容杜克礼老师的兰花表现的是"诗意的栖居",这似乎是在形容一种生活状态而非艺术品本身。杜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士大夫精神"的典型文人,是不是骨子里的恬静和淡然造就了您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克礼:画兰不易,古有"一生兰,半世竹"之说。画兰难在画叶,而兰之美也在蕙叶。近两年运用创作高峰的精品《兰颂长卷》,再将这种带有"人文气"的情调植入观者的内心。兰,多而不乱,韧而有序,偃仰自如。精品册页《花中君子》尤其需讲究构图,同题材而富变化,丛丛兰花,远近浓淡,将兰花描绘得神清骨俊,一碧如云。
凤凰河南:您在绘画中坚持什么原则?
杜克礼:我自幼喜爱书画,世代书香,5岁拜当地名士为师,学习诗文书画多年,16岁被保送高等学府深造。在师辈父辈的严教下,刻苦学习诸家名人书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我对作品要求具有精深的笔墨功力和艺术素养,继承先贤传统遗训,而且自出新意,作品柔中带刚,把握节奏感与流畅气韵,力求雅俗共赏及侧重清新雅逸之气。
凤凰河南:您在创作兰花清新雅致,强调感觉为前提,强调水墨韵味。您如何处理、绘出这种耐人寻味和动人的神韵的?
杜克礼:我的画路较广,人物、山水、花鸟均能,而其中又以自然花鸟尤为专长。并且自幼研习书法,所以笔力具有较深厚的功底,笔墨的韵味、线条的法度、意境的开拓,都更强烈得呈现出自己的艺术特性和风格。长于运用多种技法表现,借原野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代表作为鹰、兰、荷:《兰颂》、《幽兰图》画出了兰花——自然之花在纯净山野的淡荡微风里暗送馨香的柔和之美。《荷笑迎君》表现出了荷花倩身本自贞、出水不染尘的清白廉洁的君子风采;集数十年之功画鹰,善于在山鹰的飞翔中、在疾风的拍击中观察激发灵感,得鹰之势态与神韵,表现出山鹰的阳刚之气。笔墨朴茂雄健,并将书法融入画法,力图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凤凰河南:您如何理解笔墨、造型和色彩的关系?
杜克礼:笔墨、造型和色彩这些中国画中的基本问题都有连带关系,中国画讲究笔墨,而最注重的是意境,再加上造型、用色,才能够组成成完美的画面。以我个人的创作体会,一幅画,每一笔都完全刻画仔细是不行的,要有明白的地方,也要有糊涂的地方,看画的构成,不一定笔笔都到,而该到的地方必须得到,这样画面上才能分清主次、轻重,画面才有美感,给人夺目的感觉。画面一是看笔墨,二是看布局,布局就是构图,另外就是黑白的比例,留白能够让画面富有美感。
凤凰河南:您的很多作品都在国内外的展览上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您怎么看待这些荣誉?
杜克礼:我的画被市场及博物馆、文化部门等有关单位认可,我感觉这说明我的画是有价值,也算是对我绘画事业的一种肯定。
凤凰河南:您是河南省文史馆馆员又是特聘研究员,请介绍一下文史馆的情况。
杜克礼:在解放初期,河南省文史馆有很多老画家,我认为文史馆最初就是国家培养文化力量的机构,当然现在可能意义上有所不同,现在就是说在社会上某些方面卓有成就或者有影响力的人物,然后人品各方面经过考察都过关的这些学者以及文人墨客,比如像河南省知名的画家,都会被文史馆吸收进来。都是各个方面的杰出人才。
杜克礼的为人与书画,其质素朴,其气清新。多年来一直从事书画创作、文化研究组织工作,曾获中央文化部、省文化厅组织工作奖、突出贡献奖,被河南省人事厅、文化厅评为先进工作者。并长期开展文化交流,赈灾义卖慰问等社会活动。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发表,在大赛中获奖,一些作品被博物馆和研究者收藏,代表作《鹰》、《兰》、《荷》和书法作品多次作为出国代表团礼品馈赠国际友人,流传至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享有赞誉,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积极的影响。中国画是炎黄子孙人格的纪录,艺术之路即探索之路,修远而漫长。
杜克礼在艺术创作盛年期,创作出了巨幅新作《一巡万顷》、《长空之捍》、《和谐原野》、《仲月寿石玉竹图》,长卷《王者之香》、册页《花中真君子》等诸多精品。在笔墨的运用上,更加挥洒自由、率性抒写,任胸中勃然之气自由驰骋、一气呵成。先生是位公认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艺术上追求至高至上,艺德上追求至清至纯。他的画中所透露的高洁、清俊之气,正如他质朴、正直的人品一样,保持了心底的一片恬淡,保有了一种"君子之德"。多年来,他实实在在做人,谦虚认真作画,真诚地对待自己的艺术之路与艺术人生。
(王思和 李建刚/采访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