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原料基地促农业转型升级,濮阳县共享成功经验

以绿色原料基地促农业转型升级,濮阳县共享成功经验

2021年,濮阳县紧紧抓住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机遇,以绿色发展促转型升级,组织文留、户部寨、胡状、鲁河、徐镇等14个乡镇、490个村、10.8万个户,全面启动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至2022年5月底,濮阳县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高分通过验收。

高质量通过验收,濮阳县有何发展“法宝”?2月22 日,在河南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暨绿色优质农产品建设推进会典型发言环节,濮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文胜向各地市分享了濮阳县在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中的主要做法。

齐抓共管、加大投入、标准生产、完善制度、科技引领、培育主体。总结来看,濮阳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这六方面。

“县政府将原料基地创建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都成立组织,全力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力争将原料基地建成绿色食品生产的第一车间。”据李文胜介绍,濮阳县委、政府、各乡镇政府、成员单位“一把手”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创建工作落实。

此外,濮阳县在基础设施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五化”利用方面进行了高质量投入,促进濮阳县综合治理全面升级。

近两年来,濮阳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7.3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6.18万亩,基地内新建和配套农用井2105眼、新建桥涵302座、硬化道路199公里,清淤沟渠499条、971公里,高标准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全县年产畜禽粪257万吨,依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督促创建区内322家规模畜禽养殖场、619家畜禽养殖户实现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依托裕康养殖等企业,建立乡村秸秆收储网点45家,全县秸秆“五化”利用量达8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3%,促农增收4000余万元,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又发展了秸秆经济。

标准化生产方面,濮阳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土地流转、农业托管、土地驿站等服务。采取流转大户种植、委托合作社管理等模式,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通过积极推广深耕、黄板、杀虫灯等农业、物理防治技术,飞防、机防服务措施积极推广绿色防控。

通过技术服务与农技创新,濮阳县以科技为引领,推动服务上水平。据悉,过去一段时间,濮阳县遴选技术骨干632人,举办培训班240余期,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下乡指导2500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50个;引进推广郑麦1860、新丰7号等小麦、水稻新品种20余个,推广宽幅播种、氮肥后移、机械插秧等新技术22项,实现了从传统“增产”到“提质增效”的转型。

“濮阳小麦、濮阳大米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龙祥挂面、豫航饺子粉、家家宜黄河精米等7个产品已经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豫航’原味小麦粉、雪花粉、‘惠康’劲道面、河南挂面、手擀面叶、柳叶面等6绿色食品申请已经报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全县绿色食品发展前景广阔。”李文胜表示,基地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促进产销对接,积极打造绿色品牌,基地创建区与豫航面粉、家家宜米业等龙头企业签订小麦订单55.5万亩、水稻订单8万亩,有力促进了绿色食品原料就地转化。

“濮阳县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原料基地创建为抓手,完善提高,持续发力,促进全县绿色食品供应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价值链进一步提升,转化率进一步提高,探索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李文胜这样说。(郭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