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南洛阳召开
河南
河南 > 绿色中原 > 正文
站内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南洛阳召开

4月1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河南洛阳召开,部署下一阶段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重点工作思路举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孔亮、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方晓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王子强主持会议,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金龙在会上介绍了河南省名特优新工作发展情况。

方晓华充分肯定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她指出,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自启动以来,已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在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方晓华副司长强调,当前名特优新工作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通过筑牢质量安全底色、深挖品质优势特色、激活消费市场亮色,“三色”赋农,协同发力,擦亮优质农产品“金字招牌”。部质量监管司将继续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在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生产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

会议系统总结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发展成效。经过多年努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布局初见成效,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构建了“1+4+N”制度框架;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总量突破了6000大关,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管控更加严格,建立了“两查两评”机制;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会议强调,当前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统筹好质量提升与总量扩大的关系,关键是要把握“三个转向”: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向、从分散发展向集群发展转向、从产品认定向品牌培育转向。必须坚持“质量优先、量质并进”的原则,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科学布局为抓手,推动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今年重点抓好三方面任务:一是强化制度引领,筑牢质量发展根基。加快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管理制度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二是创新评价机制,激发质量提升动能。以科学评价体系为突破口,破解质量提升的技术瓶颈。三是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总量合理增长。在严守质量底线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扩大总量规模。

会议指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以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更加高效的资源配置为依托,以多方协同推进的格局为支撑,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动能。各级工作机构和评价鉴定机构要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取得新质效,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张金龙指出,河南围绕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通行证,依托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绿色优质农产品,积极打造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豫农优品”,构建农业品牌发展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产品营销体系,推动河南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优质化工作机构和部分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河南、辽宁、山东、四川、贵州等省级工作机构和部分评价鉴定机构作了典型发言。会议期间,河南省、洛阳市的部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

推荐0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