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在清明节期间开展“非遗竹编 遥寄相思”主题社教活动。
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于4月3日,深入到郑州市中原区一中社区。博物馆社教老师和党员志愿者紧紧围绕清明节礼敬祖先、慎终追远、踏青郊游、亲近自然的民间传统,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清明节的来源和习俗,引导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后,向社区居民阐述在抗日战争期间,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与伟大斗争精神,又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历史意义。
在手工环节中,社教老师和党员志愿者带领社区居民制作了非遗竹编船型风铃。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都沉浸在竹编的艺术世界里,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融入每一次编织动作中,用自己亲手制作的竹编作品,表达对先烈的敬意与追思。
一件件竹编船型风铃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的特殊载体。这次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的清明节非遗竹编活动,不仅让观众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缅怀先烈的过程中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