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钎顶着铁锤的千钧之力
一寸寸啃下太行山的硬骨
虎口震裂的血渍浸透木柄
他们说:
“石头再硬,硬不过林县人的骨头!"
独轮吱呀
碾过悬崖边的羊肠小道
满载着砂石、水泥,承载着希望。
每一次往返
都是向干旱抗争的冲锋
每一道车辙
都烙印下坚韧不拔的精神
腰系麻绳 手持除险钩
青年们把自己荡在万丈绝壁
瞄准目标 挑开障碍物
铁钩与岩石碰撞的火星
点亮心中不服输的星光
缺少水平仪?
那就“土法上马”
用脸盆来代替!
三点成线定标高
量出的不仅是水位
更是修渠民众的智慧
在劈山引水的轰鸣声里
飞扬的石屑无情地撞击
却被这柳条帽稳稳挡住
它编织紧密的纹路
是岁月镌刻下的奋斗印记
承载着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
没有电的深夜
山洞里挂起一排马灯
修渠民众抡锤打钎
火苗被山风撕扯得忽明忽暗
却始终照着崖壁上“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誓言
当文物不再沉默
我们听见的何止是工具的低语?
那是旱地变良田的欢呼
是十万人用血汗刻下的水脉
当“红旗渠精神”成为课本里的名词
这些老物件却在提醒:
所谓奇迹
不过是普通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如今渠水奔涌
红旗渠精神永在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