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河南】山珍海味竟不如 佳品延津胡萝卜

【品味河南】山珍海味竟不如 佳品延津胡萝卜

胡萝卜,又名红萝卜,原产于欧洲,大约在唐代经由西域传入我国,由于古代中原人称谓西域民族为胡人,所以就把这种蔬菜称为胡萝卜。胡萝卜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物质,素有蔬中佳品“小人参”之称。中医认为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壮阳补肾、透疹、降气止咳等功效,可用于肠胃不适、便秘、夜盲症、性功能低下、麻疹、百日咳、小儿营养不良等病症。在众多胡萝卜中,“延津胡萝卜”最为出名,它口感甜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9年,延津胡萝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成为河南省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延津胡萝卜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延津县种植胡萝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即为贡品。明朝万历年间,延津大旱,粮食大面积减产,老百姓苦不堪言。恰逢当年各地向朝廷进贡之际,延津县令整日愁眉不展。当朝吏部尚书李戴(延津县东街人)得知家乡灾情后,让延津县令入京进贡一车当地生产的胡萝卜。李戴用心找名厨烹制后,献于皇上和后宫娘娘品尝,皇上尝后竞赞不绝口:“久食山珍海味,竞不知中原竞有如此佳品!”,“延津虽无粮,胡萝卜足矣!”。从此,延津胡萝卜作为朝廷贡品名扬天下,李戴敬献胡萝卜免皇粮的故事也流传至今。为纪念李戴,延津人民仍在年年祭扫城东的李天官(后人尊称李戴为天官)墓碑。

延津胡萝卜的产地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故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且无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盛产小麦、棉花、花生、胡萝卜。 延津胡萝卜的主产区小潭、新安、榆林、塔铺、石婆固等乡镇,地理位置独特,土、肥、水以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胡萝卜生长。土壤为黄河冲积母质,沙壤土,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0.6%~0.9%,全氮含量0.4%~0.6%,非常适宜胡萝卜肉质根的膨大与良好品质的形成。地下水3~6 m, PH值7.7~8;矿化度0.9~1.2之间,属弱矿化水。该区域光热资源充足,生长期降雨适中,排水条件好,肉质根膨大期不浇水、不淹根,肉质根不分叉,无裂痕。正是得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产环境,加上优良品种,造就了延津胡萝卜短缩茎突出,枝叶少,肉质根大,个体圆润,尖削度小,外表光洁,色泽鲜艳,口感甜脆等特点。延津胡萝卜除具有一般胡萝卜的营养成分外,其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含量均较高,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延津胡萝卜蛋白质含量达到1.14%,可溶性总糖为6.09%,维生素C为 130 mg/kg,维生素E为 0.77 mg/kg。

如今,“延津无粮”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延津胡萝卜的辉煌一直在延续,先后荣获了“无公害农产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河南名牌农产品”等称号。目前,全县种植胡萝卜达10多万亩,总产量60多万吨,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每年可为农民带来4亿多元的可观效益。胡萝卜已成为延津县农民致富的法宝,小小胡萝卜,已“长”成大产业,让诸多农民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