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漫步郏县冢头镇陈寨村,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整齐排列的别墅式新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街道延伸向前,绿树成荫的母仪河畔,微风轻拂,风光旖旎。
冢头镇,因汉文帝母后薄姬的衣冠冢而得名,历史底蕴深厚。作为远近闻名的“中华孝心示范村”,陈寨村更是将这份文化传承发扬。在村中的孝廉广场,孝廉廊、孝心牌坊、孝义桥等建筑依次而立,薄姬雕像静静伫立,诉说着“文帝孝母”的动人故事。相传薄太后一生善良且深明大义,其子汉文帝刘恒以勤俭孝顺闻名。刘恒曾亲自照料患病三年的薄太后,每日煎药试药,体贴入微。薄太后希望葬礼不铺张浪费,汉文帝在位时也大力提倡节俭、主张薄葬,减轻百姓负担 ,“厚养薄葬”的典故由此而来,并在陈寨村代代相传,深深滋养着这里的民风民心。
近年来,陈寨村深挖文化内涵,坚持以文兴村、以孝治家,全力践行文明风尚。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将传统孝道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引导村民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走进陈寨村,与村民亲切交谈,一个个孝老敬亲的感人故事令人动容,家庭和睦、邻里和美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村里常态化开展各类敬老爱亲活动,让优良家风家训扎根群众生活。5月11日,第15届“孝行天下,铸造孝村——恩父母洗脚节”活动在村孝廉广场温情举行。
活动现场,70余位老人端坐,儿媳妇、孙媳妇等晚辈们端着洗脚水,蹲在老人面前,细致地为老人洗脚按摩、修剪趾甲、捏肩捶背,现场暖意融融。“嫁入该村30多年的贾改伟年年都参加活动,她孝敬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村里公认的“尊老敬老”好媳妇。“养育之恩,一辈子也回报不完。百善孝为先,尽孝心、敬老人,理所应当。”贾改伟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对孝道的坚守。更令人动人的是村民李好利,婆婆去世后,她12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公爹,从喂饭擦身到洗衣端尿,用行动诠释“久病床前有孝子”。
不仅如此,陈寨村还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厚养薄葬”写入村规民约,依托村党群服务站、图书室、孝廉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星级文明农户评选等活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村党支部书记吕自勋介绍:“现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的陈规陋习明显减少,村民不再为红白事的高额花销犯愁,乡村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凭借在文明乡风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陈寨村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村、全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诸多荣誉。如今的陈寨村,正以“厚养薄葬”为笔,以“文明新风”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绚丽篇章,向着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活阔步前行。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