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博爱县清化镇街道,以电影《哪吒》为主题的墙绘亮相,原本斑驳老旧的墙面因别具一格的墙绘而焕发新生,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一域腾飞】
“低空+”开启空中新视界
一域腾飞 坐着飞机读河南
在河南,“低空+”正在打开文旅消费的天空视角。
4月26日,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游人如织。当天,“飞越云端畅游银基”低空游览项目正式启航,吸引不少游客尝鲜体验。
坐在空客H125直升机内,换个角度看郑州,从空中俯瞰5.98平方公里的度假区,景区全貌、湖光波影、壮阔景观尽收眼底。“来过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很多次了,坐着‘飞的’观光,这是头一遭,很新奇!”游客王女士带着孩子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一大圈下来,虽然不到10分钟,但能真切体会到空中看中原的妙趣。”
“低空+文旅”开启了空中新视界。“飞越云端畅游银基”低空游览项目由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联合打造。它们分别是河南省首家专注于航空产业的综合性融资租赁公司、国内首家新三板挂牌的通航企业、郑州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方“牵手”,合力推动低空旅游在中原“飞”出新天地。据悉,项目依托度假区丰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推出两条特色航线,带给游客不一样的空中之旅。
4月26日,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飞越云端 畅游银基”低空游览项目启航。
乘风入云端,逐新竞长空。“低空旅游是‘低空经济+旅游’场景融合衍生的新兴消费业态,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体验和差异化旅游的需求。”银基集团总裁马金伟坦言,“每逢节假日,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量和营收额都位居全省景区前列,自建成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
有人流,有需求,就要有供给。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完善低空经济监管体系,有序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我省出台的《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也明确要培育壮大低空消费市场、扩大公共服务与生产应用、大力发展城际短途运输航线等。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旅游大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北京首航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姚锐说。
长期以来,坚守航空金融主业,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助力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创下了中西部首单飞机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河南省首单波音飞机租赁业务、河南省首单货运飞机租赁业务等诸项“第一”。今后,公司将持续做好“蓝天文章”,瞄准低空旅游赛道,赋能河南文旅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不是简单把飞机‘飞’起来,重点是‘飞’出低空消费新服务、新业态。”中原航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时文彦深有感触地说,“低空是蓝天、更是蓝海,我们会联合各方开辟新航线,开发新场景、新产品,让更多人坐着飞机阅读河南。”
河南自古就有“列子御风”的传说,如今,乘着低空经济发展的时代东风,河南文旅也在插上飞翔的翅膀。
4月24日,永城市芒砀山旅游区的工作人员身穿汉服展示文创产品。
【一场花事】
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在南阳开幕
4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在南阳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企业代表等会聚一堂,品月季之韵,观月季之美,从热烈绽放的月季花中感受南阳澎湃的发展动能。
南阳月季种植面积达15.5万亩,年出圃苗木16亿株,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还远销德国、荷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
近年来,南阳通过打造中国月季园、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等重大项目,将月季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推出了月季主题旅游线路、月季康养文创产品等,月季花茶、月季花饼、月季精油等深加工产品也相继研发成功,产业链不断拉长。
本届博览会秉持“以花为媒、借会招商、强旅兴业、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展示南阳城市建设的新成就。活动期间,南阳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月季赏鉴活动和旅游观光项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爱好者。同时,举办国际月季文化研讨会、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4月25日,郑州市植物园月季花浪漫绽放,吸引市民前来观赏。
【一眼千年】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四部新剧正式公演
4月24日,位于郑州中牟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迎来年度重磅更新,《薛怀义》《唱吧跳吧》《红庙学校》《麦子啊麦子》4部全新剧目集中公演,第一时间观看完剧目的游客纷纷给出好评。
谈及戏剧创作的目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总导演王潮歌表示,此次上新的4部剧目延续对中原文明的深度挖掘,但摒弃传统宏大叙事,在时代的议题下,去叩击当下人们的心境。
《薛怀义》通过现代青年“冯小宝”与历史人物薛怀义的跨时空对话,犀利质问“走捷径、抄近道”的代价,以“照妖镜”般的批判引发观众的反思。《麦子啊麦子》借“麦田”和“农人李十一”展现赓续不断的土地文明。剧终时,演员向观众赠送麦种,更将“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具象化为可触摸的情感符号。
《红庙学校》与《唱吧跳吧》聚焦青春与当下,前者通过教室场景、课堂互动唤醒对青春的集体记忆;后者则以高分贝音乐与舞蹈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短暂却酣畅的“情绪释放”。
从2024年《曹操的麦田》《苏轼的河南》到今年推出的新剧,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始终在为21个剧场注入新的生命力。
此次上新并非偶然,而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动态生长”的延续。建业文旅营销中心总经理毕超介绍,开城3年多以来,4000多万名观众与戏剧共生共长,许多人因为只有河南第一次走进剧场,而戏剧、河南与中原文化也因此成为更多人的精神原乡。正如观众留言:“河南的麦田里,不仅生长粮食,更孕育着跨越千年的文化创造力。”
【一圈共享】
郑开城际列车开行间隔压缩至20分钟
4月25日8时19分,首列车体外观以“龙舞中原”为主题涂装的C2922次列车,从郑州东站发出驶往开封站,标志着CRH3A-A型城际动车组列车正式投入郑开城际铁路运营,双城“半小时生活圈”加速成型。
CRH3A-A型城际动车组列车是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列车,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最大载员722人,具有大载客量、快起快停、快速乘降等特点,能够更好满足短距离、大密度、公交化运营需求。
河南铁建投集团共购置了5列该型号列车,将陆续在5月1日前完成投运,郑开城际铁路运输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自3月15日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后,日均客流量较以往增长约50%。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开封站日均客流量增长了150%。”河南铁建投集团副总经理刘向明说,新型动车组列车的投运,将进一步优化运营组织模式,郑开城际列车6:30至21:30时段开行间隔压缩至20分钟。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动车组列车在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小桌板具备无线充电功能,车厢中部有两块智慧车窗,旅客不仅可以观看展示视频,还能通过点击“车窗切换”按钮,自由控制车窗进光模式。此外,每节车厢车门上方新增了电子地图,实时显示各站位置及到站信息。
来 源:河南日报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