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滨区泰山路街道以“党建引领微网格”为核心引擎,通过构建五级组织架构、创新联动机制、深化数字赋能三大路径,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造“智慧共治大民生”新格局,实现党建资源下沉、服务效能提升与群众满意度倍增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泰山路样板”
党建领航强根基,五级架构聚合力。泰山路街道创新推行“社区党委→小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模式,统筹各社区、网格单位、物业、志愿者等力量,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全覆盖、全要素、全链条的网格治理体系,将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动员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驱动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共解决群众诉求200余件。同时,深化“红色物业”组织融合,构建“小区支部+物业公司”交叉任职体系,设立36个“党员先锋岗”,开展“红色代办”服务2300余次,推动党的建设与物业服务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物业协同、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机制优化促联动,捆绑作战提质效。泰山路街道推行科级干部、分包社区科室主任和社区书记“1+1+1”的捆绑机制,实行工作、责任、奖惩“三捆绑”,形成一体化作战模式,全面压实责任,推动资源下沉、问题现场解决,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淇滨区网格化社会治理“一图一表一机制”,将街道辖区45个小区766栋楼2128个单元和公共区域,细化为221个微网格,由街道194名干部职工担任微网格长,带领辖区党员志愿者1157人,按照就近划分、多点覆盖的原则,填充到各个网格中,进一步夯实网格治理力量,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网格事件处置时长缩短至平均2.4小时;深化“红色物业”议事机制,每月定期召开“四方联动”会议,构建1+4+N社区共治机制,运用“议题征集—民主协商—任务分解—跟踪问效”四步工作法,高效解决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民生问题,累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180余起。
数字赋能筑防线,智慧治理惠民生。强力推进小区“智慧安防”建设,打造“智能感知+数据驱动”治理体系,建设“雪亮工程”服务管理平台10个,增设各类高清视频监控探头1891余个,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无缝对接,构建“数据智能采集、信息高度共享、治理高效有序、防范智慧有力”的小区安防新模式。利用“码为民”、啄木鸟、12345热线电话等线上渠道,整合资源,网格派单,诉求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精准高效解决居民诉求。试点“党建+网格”双融小程序,推行“大数据+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党员志愿服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纳入积分,激励全民参与,带动居民自治热情,形成“数据驱动、智慧协同”的高效能治理闭环,群众满意率大大提高。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