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头条
聚焦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江西心连心作为彭泽县典型企业榜上有名!
从生态困局到智能再造
资源“叠”出倍增效益
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向立体要空间 让资源变黄金(深阅读)
本报记者 常 钦
《人民日报》(2025年03月27日 第 04 版)
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价值?土地立体增值,实现多样功能;厂区智能再造,提升生产效率;土地精细管理,唤醒废弃老厂……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积极探索模式、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形成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
技术赋能——
从生态困局到智能再造,资源“叠”出倍增效益
江西省彭泽县矶山生态化工园内,AGV无人叉车正沿着5G基站投射的蓝色光带精准穿行。空中,搭载热成像仪的巡检无人机掠过合成塔,将实时炉温传回智能中心——这是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绿色生产图景。
该企业通过“纵向折叠+智能再造”模式,实现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显著提升,为破解“化工围江”困局提供了可行方案。
在占地压缩至1266亩的新厂区,工程师陈敏登上28米高的设备平台,眼前是层层叠叠的钢构装置:“这套直径18米的煤气化装置,我们把变换、硫回收等5个单元垂直整合,占地比传统布局减少61%。”俯瞰厂区,22组生产装置如同积木般垒成9个立体模块。
陈敏介绍,利用“高跨水池+垂直凉水塔”技术,22座凉水塔累计节约用地40亩;锅炉车间化身“立体积木”——地下6米建污水处理池,地面1—8层为设备层,顶部布置脱硫脱硝装置,实现“零新增用地扩建”。
……
来源:人民日报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