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海内外华人华侨与县域沟通合作桥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提升周口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3月26-28日,周口市侨联举办第二届海内外华人华侨走进周口文化经贸交流活动。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缅甸、西班牙、尼泊尔、泰国、日本、荷兰、挪威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分组赴川汇区、西华县参访县域文化经贸活动,通过文化溯源与经贸合作双轮驱动,为推动周口深度融入国际经济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期间,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在川汇区,参访交流团一行先后到国际杂技产业园、关帝庙历史街区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通过现场参观交流,让海外华人华侨深刻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西华县,参访团先后走访了桃花园、女娲城文化景区等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充满地方风情的桃花节,以花为媒,以文化为魂,绘就一幅独特而迷人的春日画卷,让参访的侨胞们充分感受到县域文旅产业的独特魅力。
在投资推介会上,两地相关部门详细介绍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重点发展产业,让参会的华人华侨及参访企业对投资前景充满信心。其中,川汇区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缅甸仰光云龙服务有限公司与河南省安汇能新能源企业达成新能源投资意向,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电池终端应用产业基地;西华县依托自然资源与区位交通优势,吸引俄罗斯华商企业协会与西华县经开区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标志着双方在跨境贸易、技术合作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交流座谈会上,华人华侨、企业家们围绕“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全球经济新格局下的投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各抒己见,为促进文化经贸合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俄罗斯华商企业协会、帕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世界中医药大联盟针对水上无人驾驶休闲游艇及低空观光旅游项目与川汇区、淮阳区文旅集团达成意向合作。
同时利用淮阳瑞能服帽遮阳伞、防晒墨镜等产品为文化赋能,以文化之乡IP激活产品设计,依托周口文化资源,将伏羲文化、非遗等元素融入太阳帽、遮阳伞设计,打造“周口印象”系列文旅商品,既满足防晒需求,又成为文化传播载体,推动遮阳系列产品从功能性商品向文旅体验载体升级,增强产品文化溢价,让“周口制造”的太阳帽、遮阳伞、墨镜成为传播周口文化的流动名片。
此次文化经贸交流活动意向投资项目60个,金额120亿元,签约项目投资10个,涉及现代农业、低空经济、智能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文旅休闲等产业,投资总额达35亿元。周口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淑红表示:侨联将持续打造“侨商周口”品牌,建立“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机制,以更丰富多元的交流活动为依托,不断拓展与海内外华人华侨及企业的合作广度与深度。
此次活动不仅达成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更标志着周口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中迈出关键一步。从西华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到川汇区的临港经济示范区,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领域突破,周口正以侨为桥,书写着新时代的开放篇章。
来源:周口侨联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