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郭爱和:推动“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申遗
河南
河南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站内

全国人大代表郭爱和:推动“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申遗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成果显著,如“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郭爱和提出推动“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他认为既是保护陶瓷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举措,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包容性与创新性的关键路径,对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深化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郭爱和介绍,唐代三彩、宋代五大名瓷(汝、钧、哥、官、定)、元代青花瓷等代表古代陶瓷工艺巅峰,其技艺与美学影响辐射全球。全国现存近百处陶瓷古窑址列入了国家重点文保单位,形成完整的陶瓷技术发展链条。陶瓷古窑址留下的不仅是传承的窑址和技艺,还有与其相关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

他提到,将“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统筹推进世界级大遗址保护走廊和国家级博物馆群建设、打造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的重要路径。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均收藏有大量中国古代陶瓷的杰出作品。将“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申遗,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文化自信可以起到关键性作用。将“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打造高识别度、高传播度、高美誉度文旅品牌“行走古窑·读懂中国”,挖掘文旅消费潜力,建设和美乡村,实现文旅融合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郭爱和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由国家文物局整合浙江上林湖越窑遗址(2006年、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6年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遗产点名单),景德镇御窑遗址(2017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涵盖陶瓷古窑址的河南、浙江、江西等条件成熟的陶瓷古窑址的省份,联合申报“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世界文化遗产。借鉴参考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经验,系统编制申遗文本与保护规划。

2.依托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陶瓷古窑址,构建“中国窑”陶瓷博物馆群,分主题展示各历史阶段技艺演变、外销脉络及文明互鉴成果。举办“中国窑”国际艺术节、全球巡展及学术论坛,强化陶瓷文化国际传播力。

通过“中国窑”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申遗,推动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的保护与修复,建立覆盖全国陶瓷古窑址手工陶瓷业的数字化监测体系,实现动态管理。依托全球巡展与国际学术论坛,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技艺的智慧与美学价值,强化“China-陶瓷-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认知。

3.梳理140余位陶瓷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手工陶瓷技艺,向世界呈现中国陶瓷文化,展现中国手工制瓷技术、瓷器艺术、制瓷产业发展的创新历程,以及对世界瓷业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产生深远影响。

4.推进二里头窑、汝窑、钧窑、景德镇御窑、浙江上林湖越窑等陶瓷古窑址发掘,理清古代陶瓷产区布局与工艺特征,建立全国陶瓷器物数据库。

“中国窑”陶瓷古遗址手工陶瓷业申遗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举措,它将成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建设的里程碑。未来,通过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创新文化表达形式,陶瓷文化将从历史中“活起来”,从当代“走出去”。

推荐2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