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ChatGPT、豆包、Kimi、DeepSeek等AI技术闪亮登场,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当下,AI写作凭借其文本生成迅速、知识整合广泛、时间成本节约、写作效率加快等特点,大有超越或取代传统文稿写作的势头。
深入调查研究发现,AI写作尽管优势显著,然而,从道理、学理、伦理上,确实难以真正替代文稿写作,也不能替代文稿写作。AI写作和传统文稿写作是相互补充、协同并行的关系。在AI技术的写作场景下,单位的“笔杆子”既要看清趋势、顺应大势,更要趋利避害、积极作为。
AI技术写作给文稿写作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
新生事物的诞生,像一对孪生兄弟,给我们迎来了利好机遇,也带来了很大挑战。
AI写作的诞生和应用,给“笔杆子”带来“利好”。
一是写作效率的迅捷。传统文稿写作中,撰写一份思路清晰内容翔实的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和会议纪要,往往需要文稿写作人员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资料收集、拟写提纲、汇总综合和文字编排。AI写作工具,则可迅速搜索整合数据资料,凭借预设的格式模板,在短时间内生成内容丰富的文稿,甚至在数十秒内完成上万字的文本。
二是内容质量的提升。AI技术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快速掌握各种文体的规范要求。如在撰写党政机关公文、法律文书等对措辞严谨性要求极高的文档时,AI写作工具严格遵循相应的格式标准,保证文本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内容具体。
三是多元视角的创意。文稿写作的创意,往往需要突破传统思维,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运用联系的观点,提出新观点新方案新建议,展现独特的创意。AI写作工具在这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优秀文案和创意作品的学习,可以为文稿人员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和丰富素材。
四是语言功能的优化。“笔杆子”个人素质、文化水平、认知能力不同,况且写作中,更多关注政策规定、主题思想、框架结构,语法方面的投入精力不多。AI写作配备了强大的语言优化功能,对文稿内容进行语法检查、词汇替换和语句润色,识别并纠正常见错误,使文稿语言更精炼优美。
AI写作的诞生和应用,也给文字写作带来挑战。
一是情感认知与人文关怀的缺失。文稿写作不只是文字的堆砌,很多时候融入许多情感因素,注入更多人文关怀,以实现有效的沟通和情感共鸣。AI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网络,生成内容是预设的模板和语言模型。个别时候,由于AI输入内容更换不及时,还会造成虚假内容。
二是过度依赖导致写作能力降格。AI写作工具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文稿人员不愿再主动思考,习惯于依赖AI现成的框架和内容,写作能力退步。过度依赖AI写作,防范职场核心能力受限,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三是数据与隐私安全难以维持。AI写作的运行,凭借着大量的数据输入和更新。这些数据中可能包含组织的工作机密、人员信息、财务数据等敏感内容。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事件,将会给组织带来重大损失。
四是责任与伦理界定模糊。AI写作生成内容,在版权归属、责任界定等方面存在诸多模糊地带。当AI生成的文本出现侵权时,不好确定责任主体是AI开发者、使用者还是AI本身,容易引发知识产权纠纷。
图源:网络AI写作助手搜索截图
AI写作与文稿写作的差异肉眼可见特别明显
目前,网友们反映使用感受时说,AI写作和文稿写作的差异特别明显。
一是写作主体的差异。文稿写作主体,长期沉浸在特定的组织环境,熟悉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人员关系,可精准把握组织的立场、需求和风格,将情感、态度融入文字之中。AI写作,是基于算法和数据运行的程序,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和主观意识,没有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缺乏温度和个性,难以触动人心。
二是文稿形成的差异。传统文稿写作时,文稿写作人员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经验,对信息进行甄别、分析和判断,去伪存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AI写作主要依赖于已输入的大量数据,其信息来源相对局限于预设的数据库和网络抓取内容,思维的局限性便会瞬间显现,缺少视角和创新性。
三是风格特征的差异。文稿写作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受众和情境,及时进行灵活调整。AI写作生成的文本,语言虽能保证语法正确和语言规范,鉴于对地方文化内涵了解不够,难以准确把握不同文化场景下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容易出现误解的情况。
四是价值体现的差异。“笔杆子”通过撰写总体规划、政策建议、通知等文件,站在领导同志高度,分析内外部环境,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建议,促进组织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为长远发展贡献智慧。AI写作虽能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但在战略决策上,缺乏对组织总体发展的宏观把握和深入思考能力;缺乏人际沟通能力,与组织之间难以形成良好感情关系。心理学家李松蔚《有这四种能力,AI将无法取代你》一文指出:第一,人有提需求的能力。第二,人有保持不确定的能力。第三,人有赋予事物意义的能力。第四,人有应对变化的能力。AI却没有。
拥抱AI是文稿写作的必然选择
未来已来。在数字化时代的大潮中,文稿写作必须直面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新形势,掌握理论知识,增进专业素养,锻造技术长板,用正确的思路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一是深刻理解AI应用的巨大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由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相互联系起来的AI技能发展迅猛,任何人任何行业都不能置身事外。文稿写作必须积极拥抱AI,切实构筑核心竞争力。
二是努力掌握AI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掌握如数学、编程和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学习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深度学习;了解掌握AI的基本原理,熟悉评估数据模型性能的方法,搭建起相关知识架构。
三是充足利用AI写作的高效功能。虽然AI生成内容,可能还需要我们进行一定修改和完善,但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AI工具还能帮助检测纠正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符号错误等问题,确保文章的质量。
四是主动探索AI与文稿写作的共融模式。AI与人类在文稿写作领域的合作将会更紧密,可将AI作为文稿写作系统的助手,使用AI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文稿写作带来丰富体验,形成文本自身独特的风格和作品。
五是深度强化文稿创作的情感体现。文稿写作的质量,情感价值特别重要。情感的缺陷,是AI写作的短板。传统文稿写作必须孕育、培养情感表达,使文章更具情意情愫,达到滋润人心、沁人心脾的作用。
图源:豆包AI生成
“笔杆子”必须发挥能动作用坚持不懈创新
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笔杆子”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变化,积极作为,创新创造,用专业能力证明自身价值,更好地适应当下AI技术的发展。其中,创意创新最重要。“笔杆子”需要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做法,筹备酝酿超前,调查研究超前,材料准备超前,尽可能比人想得早一些、细一些、深一些。
一是“想得阔”。就是思想的野马,要像脱了缰绳一样自由驰骋飞奔,随心所欲,随意想象,放大思维,激活思想。
二是“荡得开”。就是在大脑的牵引下,浮想联翩,一刻不停思考,上下左右思考,纵横连贯思考,反复、比较、选择,尽量让思想大放异彩。
三是“收得拢”。就是既要想得天花乱坠,又要有一根红线掌控,把放飞思想的“风筝”及时收回,回归到主题中去,做到上得去、控得住、回得来。
四是“用得精”。就是面对海量的素材包括AI素材,从表面、局部、感性的现象跳出来,让思绪活跃起来,发挥思维功能,挖掘事物联系,把握事情本质,破解难题有方。
“笔杆子”运用AI创新写作,方法大体有三:一曰嫁接,就是AI素材中表达甲方面工作的内容,采用移植的办法,使用到乙方面工作中去。二曰改造,就是对AI素材中有作用、有见地的内容,通过思考、加工、提炼,应用到写作中,做到为文所用、无缝衔接。三曰推新,就是在拥有AI材料基础上,打破格局,打乱布局,重新梳理,优化组合,创化出新内容。当然,不同功底、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人,使用AI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应当做到机在人手、人在机上、机人交互、人机合一。
2025年2月27日,著名作家刘震云在回答DeepSeek是否影响将来创作时说:“DeepSeek是一个大数据,它能很快地把过去已有的知识融汇整合,但是所有的创作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知道《红楼梦》《西游记》怎么写,但是永远写不出《一句顶一万句》!”单位的“笔杆子”要把写放在第一位,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职业,从基础做起,从现在做起,做集腋成裘的事情,做水滴石穿的事情,做持之以恒的事情。理当如此。
(作者系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来源:商丘宣传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