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门峡渑池县戏曲艺术服务中心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表扬信,犹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这个有着七十余年历史的艺术团体。
渑池县戏曲艺术服务中心(原渑池县曲剧团),自1952年成立以来,已有七十余年的光辉历史。该团素以演艺精湛、阵容整齐而著称。作为一个县级剧团,早在1955年就被省文化厅定为“河南省重点剧团”。上世纪六十年代,渑池县曲剧团曾多次代表豫西地区,参加河南省演出活动和戏剧赛事,为豫西地区争得了诸多荣光因而享誉中原。
渑池曲剧团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曲剧三个流派的创始人:曲剧须生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骐;曲剧旦角周派艺术创始人周玉珍;曲剧王派艺术创始人王荣光。走出了四个在全省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剧作家:刘育州、韩尔德、李学庭、邵留群;还走出了两个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育州和韩尔德。这在全国县级剧团中实属罕见。
剧目丰富,屡获殊荣,自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的《第一眼井》,再到改革开放后,河南省第四届县(区)级暨民营文艺团体戏曲大赛的《大山的儿子》;该团先后创演的《大鼓春秋》《齐桓公之死》《白云深处》等十余部原创剧目,在全省历届戏剧赛事中屡获殊荣。
2017年,该团创演的现代剧《大山的儿子》,荣获河南省第十四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2018年6月,该剧被推荐为河南省唯一一台地方戏剧目,进京参加了“全国地方戏汇演”,并应邀于中央军委礼堂汇报演出,受到各级领导和首都各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等150余家新闻媒体和专家学者均予以高度评价。2019年,该剧经社会大众投票及专家评审,被授予2019年度“中国好戏”称号。
多年来,该团始终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爱国主义主旋律。高质量完成“舞台艺术送农民”“政府采购百场戏”“戏曲进校园”演出,“送戏下乡”等多类演出任务。除此之外,每年“双节”及“月末广场”等各重大节日期间,曲剧团还积极服务县域群众性文化娱乐演出活动和日常营业性演出活动。平均每年演出达400场以上。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集体”。曾被国家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员冰磊 杨苗 周萌)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