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黄河我的家”——探秘孟州:黄河文化与生态治理的交响曲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幸福黄河我的家”——探秘孟州:黄河文化与生态治理的交响曲

“幸福黄河我的家”——探秘孟州:黄河文化与生态治理的交响曲

黄河,这条流淌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母亲河,滋养了无数华夏儿女,也孕育了韩愈文化这一璀璨明珠。历经70余年的人民治黄历程,孟州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黄河儿女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如今,孟州黄河人正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与治黄工程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文化工程,深挖黄河故事,奏响新时代黄河精神的宏伟乐章。

站在孟州黄河的岸边,仰望那广袤的天空,俯瞰那奔腾不息的河水,只见黄河左岸一道长达5.19千米的控导工程如巨龙般蜿蜒,紧紧地束缚着大河。这就是孟州黄河开仪控导工程,自1974年10月建成以来,它始终坚守着控导河势、护滩保堤的神圣职责,守护着滩区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幸福黄河我的家”——探秘孟州:黄河文化与生态治理的交响曲

走进这片工程,你会发现,黄河防洪工程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块和坚固的堤防,它们更是黄河文化的传播载体。孟州黄河文化建设在“融”字上下功夫,将黄河文化与防洪工程紧密融合。2003年7月,孟州河务局依托开仪控导工程,精心打造建设了孟州黄河文化苑。苑区全长1.86千米,占地面积0.25平方千米,由四大区块、八大部分组成,它将诗词佳句、谚语民谣、治河策略、党建、法治等内容融为一体,用书法和石刻艺术直观地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黄河文化的海洋之中,感受着母亲河的深厚底蕴。

“幸福黄河我的家”——探秘孟州:黄河文化与生态治理的交响曲

漫步在苑区内,你会看到各种景观和建筑元素交相辉映。既有黄河风光迎宾区、太行奇石碑林区、黄河文化展示区等五大黄河文化展示区,又有温孟滩移民纪念亭、“党旗映红幸福河”党建雕塑等特色建筑。这些景观和建筑不仅融合了诗词、雕塑、石刻、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还汇集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了保护传承孟州黄河文化的新地标。

“幸福黄河我的家”——探秘孟州:黄河文化与生态治理的交响曲

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听到那逐渐消逝的黄河号子。从“嘿…呦…嘿…呦…”的激昂旋律中,你能感受到黄河儿女与洪水搏斗的英勇无畏;从清代黄河左岸堤防起始点的整修中,你能看到黄河儿女为治理黄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从现代孟州黄河治理的故事中,你能了解到黄河治理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展望。

为了培育鲜明特色的孟州黄河文化,孟州河务局还积极收集、整理并宣传“黄河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多次组织展演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唱这一黄河文化的瑰宝。同时,他们还深挖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整理孟州沿黄文化遗迹史料,征集民间故事传说,并融合“黄河+韩愈”文化,精心创作“孟州故事”文字作品集,以生动的文字抓住历史印记,充分展现孟州黄河厚重的文化底蕴。

如今,孟州黄河文化苑区已经发展成为集党建、治黄、法治、地方特色等丰富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黄河文化研学实践基地。它不仅成为了保护传承孟州黄河文化的重要阵地,还先后入选了首批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党员教育基地”、黄河首家省级水利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黄河的涛声在耳边回响,感受到黄河儿女为保护母亲河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孟州黄河人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历史、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誓言,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 郭世杰

推荐0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