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悦连城 李昊
60年,一条精神之河奔腾不息,从兰考奔向神州大地,流淌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中。
42岁,一段短暂却辉煌的生命,曾驻足于饱受风沙侵袭的土地上,又镌刻在代代中华儿女的记忆里。
时隔一甲子,回望焦裕禄——斯人如镜,璀璨如初。岁月会随烟尘流逝,但英雄精神永在;记忆会被时间冲淡,但崇高信念永存。“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步入新时代,越来越多人依然怀念、呼唤焦裕禄。
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党员、干部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深入查摆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差距、添措施、增动力。
从这面镜子中,我们能映照出什么?
(一)
5月8日,兰考碧空如洗,草木葱茏。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白衬衫、灰制服、蓝工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在一面墙前驻足。
黑底黄色大字,在聚光灯照耀下,仿佛力有千钧——这是1963年焦裕禄起草制定的一部规定:《干部十不准》。
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食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挥霍浪费粮食,用粮食做酒做糖;不准送戏票,礼堂10排以前的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干部……规定细致、明确,几乎包含那个年代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方方面面。
《干部十不准》的问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展板上写得明白、详细:原来,焦裕禄刚到兰考工作时,当地有给县委领导送戏票的惯例。有一次,检票员得知焦国庆是县委书记的儿子,就让他看了“白戏”。焦裕禄发现后十分重视,立即带着儿子去剧场认错并补上了两毛钱的戏票款。
“以此为契机,焦书记狠抓纪律和作风问题,起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规定。”展板前,年轻的讲解员娓娓道来。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一切都在变,似乎又没有变。《干部十不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日后“八项规定”的出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对全面从严治党影响深远。
党因初心而生、为使命而行、靠严管而强。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用“半条被子”焐热了群众的心。新中国成立后,以焦裕禄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楷模,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焦书记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在于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对待群众。”86岁的雷中江老人,在回忆起昔日偶遇焦裕禄的情形时,依然满怀敬仰。
“他身上穿的是一件已经褪色泛白的蓝外套,身体消瘦,脸色因为肝病有点发黑,但只要一工作,精神立刻振奋起来。”
育草封沙,造林固沙,繁重的工作加上营养不良,让焦裕禄的肝病一天比一天严重。但为了早日根除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总是拖着病体拼命工作,“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书记是为了让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牺牲的。他虽然离去了,但将永远活在兰考人民心中。”雷中江说。
“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60年后,党纪学习教育就像一股热流在中华大地上涌动。党员同志们不妨从《干部十不准》学起,把焦裕禄精神当镜子,照一照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深不深?照一照自己能否不为私利所惑、不为私欲所动、不为私情所困?
当下,一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不加强党纪教育,歪风邪气就会破坏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长此以往,势必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镜子里照出的这些,正是千万人怀念、呼唤焦裕禄的原因。
(二)
一把铁锹,木把儿磨得光滑发亮,锹头已是锈迹斑斑。在锹杆正中间,一圈圈白布条紧紧缠在一起,污渍星星点点,不知当年流的是汗还是血。
这是焦裕禄带领群众治沙治水时,曾经用过的农具。1962年,兰考自然灾害严重,“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劳动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秋天,洪水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最低水平,群众苦不堪言。
在最艰难的关口,焦裕禄来到了兰考。他当过民兵,除过汉奸,斗过土匪,干过工业。1962年,他已经40岁了,成为一名领导干部,可是党和人民需要,他就主动去做一名冲锋陷阵的“尖兵”。
治风沙,需要探查风口;治内涝,需要水文资料。为了摸清风沙、水害规律,掌握一手资料,焦裕禄先后抽调了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三害”调查队,决心把兰考的自然情况摸透。
大风大雨中,别人往屋里冲,焦裕禄却往外跑。风里、雨里、激流里,他查风口、探流沙、观水势,带领调查队来回奔波,把全县84个风口、1684个沙丘以及大大小小的沟渠河道情况摸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有了施工图,还须领头人。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群众的建设积极性?怎样才能尽快完成除“三害”任务?焦裕禄决定充分发动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力量。
——提倡少开会,多做工作,少讲空话,多办实事;
——重视宣传先进典型,树立起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四面红旗”,号召全县人民学习榜样,与“三害”英勇斗争;
——带头与农户们一起吃饭、一起劳动。
……
在兰考工作一年多的时间,焦裕禄跑了125个村子。沿着焦书记的足迹,兰考人民奋力斗争,最终彻底解决了内涝、有力防治了风沙。
缅怀中饱含冷静,则缅怀更显价值;纪念不忘深省,则纪念更有力量。拂去岁月的尘埃,透过焦裕禄这面镜子,我们看见的,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抓实干的好作风,映照出我们勇猛奋进、无畏向前的道路。
为官一任,须造福一方。当下,有的干部为了贪一时之功,竭泽而渔、寅吃卯粮;有的干部在岗位上“混日子”,遇事推脱、层层“甩锅”;有的干部“拍脑袋”决策,不切实际、弄虚作假。这样的干部,只会浪费宝贵的资源,拖累地方的发展。
拧紧纪律的“阀门”,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往实里抓、向目标奔,为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党内政治生活自然会风清气正,各项工作、政绩也将更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
兰考、尉氏、洛阳……在焦裕禄工作、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人们清晰地看到,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践行焦裕禄精神,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守正创新、拼搏赶考,为更好担负起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汇聚强大力量。
(三)
清明时节,兰考焦裕禄烈士纪念园内,琴声悠扬,花木扶疏。一片花海中,几枝淡紫色的桐花点缀其间,尤为惹眼。
“焦书记,徐场村的村民带着泡桐花来看您了。”凝视着“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村民徐永顺缓缓鞠躬,几度哽咽。
“满天飞黄沙,遍地不生绿。”这曾是兰考的真实写照。20世纪60年代,为了防治风沙、改良土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开始大量种植泡桐。
在朱庄村,他亲手栽下一株泡桐幼苗。“他说,别看这棵苗子个子低,但是根好,等长起来了,可能比其他树长得还快。”82岁的村民魏善民回忆道。
“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兰考人民齐心协力,昔日的盐碱地上,一株株嫩绿的泡桐幼苗迎风生长。
这股信念始终延续着。“沙封住了没?泡桐树栽活了多少棵?”焦裕禄逝世后,为了对得起他临终前的牵挂,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一年之内,19万亩泡桐林把风沙牢牢锁住。
树愈多、林愈大,60载如烟云过。如今,广袤的大地上满目苍翠,漫漫黄沙化为万亩良田,处处可见泡桐林的踪影。
泡桐无言,默默护佑着兰考发展。因生长于半沙质土壤,木材纹路均匀、透音性好,兰考泡桐吸引了专家的注意,成为制作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音板的上等良材。
以桐木为核心,兰考推动民族乐器“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打造出中州、焦桐、君谊、琴昇等30多个知名品牌,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国家,就连维也纳金色大厅里,也曾响起兰考桐木乐器奏出的乐章。
“前人栽树,后人致富。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都是焦书记那一辈人给领的路。”站在青瓦白墙的民居间,堌阳镇徐场村村民徐永顺动情地说。
从救命树、治灾树到致富树、摇钱树,泡桐,承载着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厚感情,牵引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映射出焦书记实干为民的责任担当。
是做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显绩”,还是做久久为功、泽被后人的“潜绩”,人民群众心中自有杆秤,党员干部须常对照、细思量。
改造过的半沙质土壤,在兰考人的巧思下,孕育出了蜜瓜、红薯、花生“新三宝”,扬名省内外,产品供不应求。
来到三义寨乡白云山村,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番茄大棚。这里是豫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成方连片番茄产地,建设温室大棚近200座,年产西红柿1000万斤。
凭着种植反季节番茄,村子里诞生了名副其实的“西红柿首富”。“种植番茄需要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好,这些条件我们这里都具备。土壤为半沙质,有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发育,品种新颖、味道好,番茄当然卖得火爆。”村民陈丽说。
白云山村的致富路只是兰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兰考县在乡村振兴中步子越迈越大、越走越顺,围绕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塑造地域优势品牌,大力支持现代家居、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民族乐器等产业发展,帮助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看!金灿灿的不是飞沙是麦浪,白茫茫的不是盐碱是大棚,水汪汪的不是涝灾是鱼鸭翻腾。”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武占英感慨道,“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焦书记啊焦书记,你的豪言壮语划破时空,今朝已然实现!”
裕禄井、裕禄大道、裕禄小学、焦裕禄纪念林……每一处地方,每一个名字里,都藏着深情的呼唤、深沉的思念。
孟夏草木长。焦裕禄干部学院广场前,当年由焦裕禄亲手栽下的“焦桐”年逾甲子,虬枝盘旋;在它的周围,20株“焦桐”嫁接繁育出的幼苗刚栽下数月,正茁壮成长。
不远处,一群青年人围着年至耄耋的魏善民,听他讲述年轻时跟焦书记一起种树的故事。
那一刻,树荫萌动,人影绰绰,时间与历史相逢。
扎根土地,根深叶茂;扎根人民,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