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坟寺村,隶属河南省郏县茨芭镇,位于郏县县城西北部,距离20公里,人口271户1078人,耕地面积2700亩。该村背依嵩山余脉的道教圣地中顶莲花山,南望波涛滚滚北汝河,村后有清流潺潺的李河,村前有碧波荡漾的东坡湖,左右两条小峨眉山逶迤加持,村庄环境十分优美;而且,南临洛界公路,东临郑石高速,省道前石公路、县道中薛公路呈十字型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同时,村内明清古建连片成群,又有全国AAAA旅游风景区——三苏园景区加持,让苏坟寺村声名鹊起、家喻户晓。2008年11月14日,苏坟寺村入选第三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3年8月26日,苏坟寺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苏成就苏坟村
苏坟寺村,建村历史1000多年,宋时称“钧台乡上瑞里”,清代因村周筑寨以防匪患而名为“人和寨”,解放后称苏坟寺村,并沿用至今。
公元1101年7月,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奉调回京途中病逝常州。其弟苏辙遵从长兄生前遗愿——“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遂将苏东坡安葬于素有小峨眉山之称的山下箕形山坳里。公元1112年10月,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去世后亦藏于此。200多年后,公元1350年冬,郏县县尹到苏坟拜谒,感“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遂置苏洵衣冠瘗于苏轼、苏辙墓之间,始称“三苏坟”。三苏坟经历代修整,保留了大量的文物遗存。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坟名满天下,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圣地,苏坟寺村因而享誉海内。
古香古色古韵盛
苏坟寺村现存古井两处,古寨墙遗址一处,明清古槐、古皂6株,宋至清古柏588株;传统建筑240余间,其中明清建筑总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规模不同,形制各异,其风格以中原形式为主,连片成群,极具价值。其中:
三苏坟园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坟园四周有墙垣,南垣正中开正门,门外神道两侧排列着石人、石马、石羊等,陵门内矗立一座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的红石牌坊,坊高约两丈,宽丈余,左右坊柱上刻有苏轼“狱中示子由”诗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横额“青山玉瘗”四字为明代学者浙江右布政使郏人王尚炯所题,坊后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飨堂,飨堂屋脊上装饰着多种陶制鸟兽,屋内两柱之间有两丈多高的木制屏风,堂前廊柱之上有透雕装饰,精美绝伦。飨堂后的祭坛及祭坛后的三苏墓冢与飨堂处于一条中轴线上。坟院内外有宋、元、明、清历代栽植的柏树数百株,郁郁葱葱,参天蔽日,巍为壮观。园内罗列着元、明、清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吟咏苏坟所留下的16通碑刻,著名的有清乾隆五十年河南巡抚毕沅所立的“祭苏文忠公文”碑等。
广庆寺和三苏祠建筑群位于三苏坟园西南300米处,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870平方米,属前寺后祠格局,寺祠一体,全国罕见。广庆寺始建于宋仁宗年间,位于三苏祠前,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广庆寺经历代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所建,硬山坡顶,左右对称,共有中佛殿、文殊殿、普贤殿、四大天王殿及山门、官厅、僧舍等。广庆寺建筑多用石雕装饰,门前的石狮、石鼓等形象逼真、雕刻精美。中佛殿前两只石雕神龟昂首睁目,栩栩如生。中佛殿中的四根青石大柱,高两丈余,通身用整块巨石雕成,选材精当、费工繁巨,在古代建筑中殊不多见。三苏祠位于广庆寺后,始建于元至顺年间,于清乾隆十一年重修,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包括卷棚、耳房、厢房等。三苏祠建在高台之上,为砖(石)木混结构,七椽八柱,彩绘透雕、建筑工艺十分精湛。祠内的三苏塑像为元至顺年间所塑,是全国仅有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三苏泥彩塑像。广庆寺及三苏祠内外有数十株明清时期所植的柏树,三苏祠内的数通古代碑碣保存完好。
其他传统民居建筑连片成群,在历史街区、古街道、环境风貌等方面基本保持了传统格局,在面积和数量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保存较为完整;建筑布局以北方四合院形式为主,其建筑多为砖木或土木瓦房,所有建筑都有是沿中轴线对称而建,院内建筑按符合五行风水法则规划;传统民居建筑大多采用了“里生外熟”的墙体砌筑方法,即墙里为土泥坯、墙外为青砖,中以跋石相连,坚固一体,冬暖夏凉。房前多有木雕和石雕装饰,木雕多以花鸟为主,石雕多以飞禽走兽为主,雕刻方式主要有透雕、浮雕等。手法多样、栩栩如生。房脊上多有砖雕装饰,雕刻精美、造型别致,具有较高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京堂家族民宅、王法志民宅和老街民宅群落。
文旅发展乡村兴
苏坟寺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三苏园景区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由三苏纪念馆、三苏坟、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湖、苏轼布衣塑像等组成的著名文旅圣地,集旅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廉政教育、拜谒先贤、三苏文化研究于一体,每年吸引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学习、膜拜。同时,打造三苏文化精品项目——清明公祭三苏年年举办、中国•三苏诗词大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守护苏东坡云村民”行动等,成为打造厚重郏县的重要文化元素。2023年“守护苏东坡”乡村春晚的成功举办,突出了苏坟寺村村民浓厚的三苏文化情节,探索了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展现了当代农民的时代精神风貌。
在大力发展文旅事业的同时,该村在乡村振兴中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产业兴、村民富。引进本村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王高磊回乡创业,成立了郏县众鑫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助流转土地3000亩,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并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党支部积极谋划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为合作社协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土壤改良,硬化了全长4公里的生产道路,还打了3眼灌溉用深水井,并进行了供水配套。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前景一片光明。
据了解,县住建部门将抓住“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开发示范县”的有利时机,投资1400多万元对苏坟寺村示范片区内传统建筑修缮、庭院风貌整治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45个单项建设内容的实施,从而实现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的保护目标;通过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从而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彰显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该片区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该村居住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增强传统村落生机活力和对外形象,同时也为该村依托三苏园景区的有利条件,对修缮后的房屋进行充分利用传承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不但实现对三苏园景区的互补,而且也将有效提高该村的村集体收入和村民经济收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品质。
苏坟寺村党支部书记王留军表示,在全面推进兴村振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文旅富县的大好形势下,苏坟寺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茨芭镇和县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必定会拥有一个更加的光彩夺目的明天。(摄影:李利国)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