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颗鹿邑星,地上有个鹿邑城。在河南周口,有一座县城因“老子故里”而蜚声海内外,倍受世人景仰,这就是鹿邑。
10月21日,“最美河南”两岸媒体联合采访行活动走进老子故里鹿邑,在太清宫、明道宫、老君台等地,探寻暗藏于《道德经》背后的哲学奥妙。
鹿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独具特色的文化之城,是华夏腹地所在。
远古时期,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了鹿邑人文历史的第一页。公元前571年,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此诞生,留下传世名作《道德经》,被视为中华的哲学宝典、宗教圣典、文化名典;公元前516年,孔子问礼于老子,在此留下千古传诵的圣哲对话;公元前201年,刘邦率部围攻项羽,在此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垓下之战;唐代以来,鹿邑便成为了李姓寻根问祖地;宋代时,太清宫建筑规模犹如宫殿,因此留下了“皇宫看故宫,道宫看太清”的民间说法。
位于鹿邑县城东的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1986年太清宫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4A级景区。太清宫前身是东汉时创建的老子庙,后在唐高祖时期定为太庙,唐玄宗时期正式改为“太清宫”。据史书记载,太清宫曾为唐皇家庙,历史上曾有八位帝王亲临鹿邑拜谒老子。
“老子喜水,曾依水而居、观水悟道,在涡河岸边发出上善若水的感叹,这也是《道德经》中的名句。”太清宫内,讲解员向两岸媒体悉心讲解关于老子的故事。
在鹿邑县城东北隅,与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东西相望之地,明道宫便坐落于此,这里曾是老子聚徒讲学、传播天下大道的地方。
在明道宫内,坐落着广为流传的老君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世传这是老子修道成仙骑青牛飞升处,老君台33层台阶与道教“33阶上青天”之说吻合。1938年6月1日,侵华日军攻打鹿邑县城,对老君台进行炮击,共打13发炮弹,无一发爆炸。见此情景,日军炮兵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炮击。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两岸媒体依次走进了太清宫的三清殿、三圣母殿,明道宫的迎禧殿、玄元殿、和平碑等地,感悟老子文化的“道法自然”。
“鹿邑老子祭典”上升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与郑州大学合作创办老子研究院、携手发展文化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实验区,鹿邑充分挖掘老子文化资源,以老庄元典文化、康养亲子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突破引擎,倾力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城市”,“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张文化名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