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王启山:坚守为民初心 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村支书王启山:坚守为民初心 助力乡村振兴

自动播放

五月的乡村草繁茂,清香袅袅,催开大地的芳菲,到处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种植户大棚内西瓜初熟、青菜待收。商丘市梁园区李庄镇潘口南街村支部书记王启山一边在大棚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一边打电话沟通创建“五星支部”事宜。对这片打了20多年交道的热土,王启山有着深厚的情怀,也是因为这种情怀,王启山不计个人得失,辛勤付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勇当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心系乡村振兴 情牵共同发展

王启山是2008年开始担任村支书的。作为村民的领头雁,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深知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作为村干部,不仅要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还要有知识、有能力,才能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在工作中,王启山把全部心血倾注到为村民谋福利、办实事中。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管理规范有序,村党支部在王启山的领导下,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强化思想引领,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王启山多次获得省、市、区等各单位评定的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人大代表等荣誉。南街村党支部多次被市、区授予“五个好”党组织,2012年又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南街村多次被评为民族团结模范村、先进示范村、平安建设先进村。如今,南街村一天天变美变富,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改善村容村貌 建设美丽乡村

王启山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改善村容村貌,加快补齐农村人居和发展环境短板。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挖沟修渠打机井平整土地改造800多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良田,让“粮田”变“良田”,绘就农业生产好“丰”景。此前,王启山已经相继为南街村协调项目资金40万元,筹资10多万元共计50多万元翻建学校,新修柏油路4公里,新打机井50眼,新修干渠25公里,安装路灯300个,在全乡第一个实现了村村亮。同时他还笼资20余万建成了标准化村室,带领群众治理了该村废弃十年几年的幸福河,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容村貌。2011年,王启山治理空心村,整合土地23亩,吸引资金800多万建设了潘口商业街,1200多万建设居民住宅小区12300多平方,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蹚出村民“户所有居”的新路径。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

潘口南街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人口2876人,耕地2476亩。传统的农作物和耕作方式,没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制约了村民收入,经济基础薄弱。2016年,在党的号召下,王启山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增收。他自掏腰包召集村里的种子大户和有志青年外出考察,学习致富本领。流转村里的盐碱地,资助有志青年和贫困户建起70多个大棚300多亩,搞蔬菜瓜果种植,发展特色农业。王启山依托于南街村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探索推广“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建设发展药材、瓜果蔬菜水果种植基地380亩,草莓、西红柿、黄瓜、辣椒类标准化蔬菜大棚70个。同时带领村进行产品创新,推动创新与产业“互链”,为村民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拓展科技服务,培育乡村人才

发展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帮助村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王启山以技术带动乡村经济,以党性团结群众,以王启山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和新产品研发工作。他组织创建了劳模出彩基地,组织村民举办20次技术培训班,广泛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技能培训,技培训覆盖300人,培育了61名种植能手,带领村民建标准化大棚12个,为实施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同步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组织村民签订了师带徒协议,为南街村和周边60名贫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或养殖、种植技术,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凝聚团结合力,共建和谐社会

王启山深知自己作为基层政府的代表和领导者,村支书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责任。他时刻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中,疫情期间带领组织党员干部为疫情防控捐款1万多元,在防疫工作中即使脚摔断了,他仍然打着石膏仍坚守岗位,拄着双拐奋斗抗疫一线,因此落下的后遗症至今都没有好。为了进一步维护回汉两个民族的团结,王启山和村支部通过多方协调筹款新建了清真寺,受到了市区两级宗教局的充分肯定。同时还协调宗教局帮扶项目30多万元,修建村内水泥路3公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南街村的群众心间,实实在在地践行好一名村支书的使命和担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启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村支书的职责与使命,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带领群众一步一步走向致富之路,推动了全村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为梁园区李庄镇潘口南街村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赵香华 潘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