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八年脱贫,岁月成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锚定消除绝对贫困的底线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方略,以政策支持、优先保障、强化投入为先导,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相结合,形成全社会的大扶贫格局;“五级书记”亲临一线、挂牌督战,各路大军厉兵秣马,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帮扶,终于让长期陷于温饱之虞的困难群众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960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得到妥善安排和后续扶持。八年披坚执锐,驰而不息,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驱走了长期盘桓的贫困阴霾,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起享受到全面小康的阳光照耀。这是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又一人间奇迹,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人间梦想,惊艳了世界。

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战,脱贫成就让我们的前行有了更大的底气。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提供有力支撑。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五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其二是抓住两个重点区域,确定并集中支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聚焦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三是用好四支帮扶力量,继续发挥在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帮扶等有效机制,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四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选派用好医疗、教育“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脱贫群众技能,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概括而言,就是“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成功推进和拓展脱贫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笃行致远,未来可期。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考题。此间,我们党带领亿万农民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今天,我们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再次阐明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前衔后接,密不可分。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就必须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

逐梦路上行不辍,险峰自有好风光。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来源:人民网 作者单位: 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