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委办驻舞钢市庙街乡党庄村第一书记陈辉: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平顶山市委办驻舞钢市庙街乡党庄村第一书记陈辉: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陈辉,男,1986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平顶山市委办公室信息室主任。2021年8月份,陈辉同志作为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兼市委办驻村工作队队长,带领两名年轻同志入驻舞钢市庙街乡党庄村。这支工作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是一支年轻的工作队,也是稍有的选派有两名女同志的工作队。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陈辉同志秉持“驻村就要‘助村’,帮扶就要‘帮富’”理念,带领队员以村为家,从小事入手,从实处着眼,着力在党建上“抓”、在农户家“访”,在基建上“忙”、在产业上“帮”,积极推动所驻村集体经济破冰孵化、产业发展提速增量,先后为帮扶村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740余万元,助力村庄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前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成为了现在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治理老大难村成为了“平顶山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产业项目初具雏形,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如今亮点鲜明,成为了能够代表舞钢市接受平顶山集中观摩的“明星村”。平顶山市委办驻村工作相关经验做法先后3次被《平顶山市驻村工作简报》专期刊发,并被“学习强国”平台和《河南日报》《河南科技报》《平顶山日报》等媒体报道转载,陈辉同志先后荣获被河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全省党员服务标兵”、“平顶山市最美驻村干部”等称号。

平顶山市委办驻舞钢市庙街乡党庄村第一书记陈辉: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摸清小户情,守牢“大”底线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党庄村有4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125户,496人,党员23人,耕地面积403亩,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党庄村位于舞钢市西北部,虽不是脱贫村但属于典型的山区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百姓思想较为闭塞,群众收入总体不够高。入驻以后,陈辉同志迅速完成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基层的角色转变,明确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坚决不让一户群众返贫、不让一户群众新致贫。一方面,迅速摸清村情民意。他带领工作队员按照“困难群众每周一次、一般农户全部走到”的频率,全面深入了解村情民意,掌握第一手情况,对全村125户群众逐一制作家庭档案,其中包括每户什么情况、实有多少人口、收入主要来源、日常生活条件等大大小小14类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确保对村情户情做到了如指掌。另一方面,持续巩固成果。与村组干部一起对重病、重残等“八类人群”开展“拉网式”“网格化”排查,每月研判,及时关注各类有可能新致贫或返贫的苗头,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经过深入排查,将符合政策的5户困难群众纳入低保、7户群众纳入监测范围,对症下药制定精准帮扶措施。派驻单位12名县级干部和30名正科级干部“多对一”分包困难群众,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坚决防止发生返贫和新致贫现象。

躬身小实事,赢得“大”信任

村内的工作多是具体繁杂的琐碎事,陈辉同志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解决小事小情,抓好“急事”攻坚,为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难题,迅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村“两委”和群众对驻村工作的信任与支持。抓好疫情值守。入驻党庄村伊始,正赶上河南省个别地区疫情出现反复,陈辉同志带领工作队员第一时间参与防疫工作,主动要求工作队全员参与防控卡点值守。同时,他充分发挥派驻单位的优势和资源,协调平顶山市委办公室为村里送来了酒精、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并积极与平顶山市慈善总会对接,为党庄村争取到了200份防疫医疗包,逐家逐户的发放到群众手中。疫苗接种工作开始后,他又和村组干部一起发动群众接种疫苗,协调乡镇卫生院安排接种时间,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开着自己的车接送到接种点。做好汛期抢险。入村伊始,就遇上罕见的连续降雨天,党庄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村内小山坡林立,贯穿全村而过的党群河更是源短流急河水暴涨,防汛压力很大。陈辉同志不分昼夜坚守在防汛抢险一线,带领驻村队员与村委会干部一起冒雨巡查、通宵值守。实时掌握各类汛情信息、提醒村民做好灾害防范,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期结束后,陈辉同志和村组干部一起全面梳理村内受灾情况,积极向上争取灾后重建和水毁项目资金,并通过各类渠道争取20万元资金,重新修缮村内一座漫水桥,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提升乡风文明。邀请5名市委法律顾问到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覆盖群众200余名。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村法律顾问,落实“村三委”干部每周学法、全体村民每季度普法、村民代表每半年集中学法等常态化普法宣传机制,深入开展“宪法进万家”“法律进村入户”等活动,完善充实村矛盾调解委员会力量,全面提升村庄法治化管理水平。目前,党庄村已创建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办好为民实事。针对村部分区域通信不畅问题,主动对接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等运营商,为村内协调新建了两座通信基站,群众“打电话难、上网难”的“烦心事”基本得到解决。积极协调交通部门,为党庄村争取300万项目为村内道路加铺柏油,现已铺设完成,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了。

平顶山市委办驻舞钢市庙街乡党庄村第一书记陈辉: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建好小阵地,搭建“大”舞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党庄村曾是舞钢市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党群服务中心、群众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薄弱,个别党员表现出了“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等问题。对此,陈辉同志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课题,明确提出“党庄村以‘党’为姓,党办人作为工作队更要帮助村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用好小制度。积极协调推动平顶山市委办公室第一党支部与村支委组成结对帮扶共建单位,将市直机关优良作风引入基层,推动双方作风共优、活动联办、成效同提。同时,规范“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制度,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强小村室。针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标准不高问题,全面更新了内外宣传版面和上墙制度,大张旗鼓的宣传党的理论最新成果,在中心院内设置“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主动让村重大事项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协调派驻单位为村支委捐赠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实现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村)室容(村)室貌”同步提升。培育新党员。党庄村原有党员人数只有18名,人数较少,帮助村支委发展年轻党员,确保事业后继有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陈辉同志带领村支委在村内年轻人中遴选先进分子,吸引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新转正党员2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后备力量培育初见成效。挖掘“小”资源。党建硬件建设和学习制度的完善是基础也是保障,红色资源的挖掘、文化内涵的赋予更可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力量。党庄村水泉沟自然村南就是舞钢市著名的马鞍山,曾是革命战争年代山南山北的重要通道,解放战争时期不少群众热心为过往的解放军战士腾房留宿、收养伤员,留下美谈。但长期以来,这些沉睡的红色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和保护。陈辉同志入驻以后,充分发挥自身历史专业出身的优势,特地对村内的老人进行口述史采访,请他们讲述当初与解放军战士接触的亲身经历,保留下珍贵的史料。同时,积极与平顶山市老促会、舞钢市老促会对接,邀请专家学者入村实地查看挖掘红色革命遗迹。目前,村内一处收治伤员战士的革命遗址已申报纳入保护名录,并妥善予以保护修缮。

平顶山市委办驻舞钢市庙街乡党庄村第一书记陈辉: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引进小项目,发展“大”产业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党庄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山多地少,集体经济薄弱,村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不明确、路径不清晰,域内基础设施存在欠账,丰富的旅游资源处在“沉睡”状态。对此,陈辉同志迅速摸清村情民意,立足资源禀赋,帮助村庄探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一半村落一半田,一半水韵一半山”美好蓝图。方面,坚持规划先行针对前期村庄产业发展规划不够精细化问题,按照“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理念,重新选定了资质强、经验足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总体发展规划,先后5次召开双向对接会,邀请公司设计专家、技术团队到村落实地考察、采集信息。同时,借助省内高校平台,邀请郑州大学专家教授来村调研,为村庄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建议。通过汇集专业智慧,根据村庄有山有水、林地众多的实际情况,确确定了“田园牧歌,水韵党庄”的整体发展思路,明确了以“乡村旅游”为主线,“珍稀菌大棚、梯田林果”为支撑的产业发展路径,确保村庄发展按图索骥,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集聚资源要素。秉持“项目为王”理念,陈辉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学习会议,全面学习了解各级各部门相关政策,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同时,充分发挥市委办公室自身优势和派驻单位的“后盾”作用,逐一拜访对接市县两级农业、文旅、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积极争取政策帮扶和资源倾斜。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笑言“陈书记啊,你往各个部门对接的频率可比我还高的多啊”。目前,已为帮扶村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740余万元,实施的30余亩的珍稀菌大棚项目已顺利投产,开垦出的70余亩梯田已种植黄肉蟠桃700余株并正在进行“果树白茶套种”,“赏桃花、摘蟠桃、采白茶、品茶香”的特色乡村游线路加速形成,投资50万元的农家院项目已竣工,拟于4月份正式运营,预计今年起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以上。党庄村也成功被列为“河南省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点之一。

陈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委办公室综合优势,聚焦“产业发展提速增量、基层党建提能增智、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守牢巩固脱贫成果底线,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增强帮扶村内生动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党办特点的驻村帮扶工作“金名片”。

(供稿:刘艳 祝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