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中共宁陵县委、宁陵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梨试验站召开。
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局长赵玉林,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夏培臣,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红梅,中国农科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舒文华,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和来自全国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商丘市副市长高大立,商丘市科技局局长庞进红,宁陵县委书记蔡勇,宁陵县委副书记张亚光及各乡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梨产业从业者共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赵玉林、张绍玲、夏培臣、赵红梅、舒文华、高大立、蔡勇共同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样版县(宁陵)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梨试验站揭牌。宁陵县委书记蔡勇向大会作了题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报告。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县(区)专家团王文辉、胡红菊、杨健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谢智华发布并介绍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宁陵)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最新科技成果。
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梨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全面分析,就促进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广泛交流,为下一步做优做强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宁陵梨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产业结构单一到三产融合发展,离不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三代科学家扎根宁陵60年的无私奉献,离不开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诸位岗位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也离不开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和落实。”宁陵县委书记蔡勇表示,本次研讨会在宁陵召开,既是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宁陵梨产业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宁陵做优做强梨产业的支持和鞭策,宁陵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着力推动梨及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深入实施“一县一业”战略提供具有宁陵特色的示范样板。
梨作为宁陵的特色农业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跃式发展,种植面积由2万亩到现在的22万亩,年产量由410万公斤到现在的6.5亿公斤,品种从单一的酥梨到现在的140多个新品种,模式由传统的种植到现在农文旅嵌合发展,梨深加工产品从单一的梨膏到现在的梨糖、梨酒、梨醋、梨酵素等众多种类,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宁陵县委、县政府精准定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梨及关联产业,2015年以梨为主导产业的商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批准建设,2018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就共建宁陵梨试验站达成合作,2020年被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确定为全国“一县一业”示范县,2021年河南省现代农业(酥梨)产业园被批准建设。如今,以梨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梨产业已经成为了宁陵县的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业,每年的梨花节和采摘节都吸引全国各地近百万游客来宁陵观光游玩,带动10余万人发家致富。
与会专家专门针对宁陵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座谈交流,为今后宁陵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并指明了发展方向。(赵香华 潘东阳 宋涛)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