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打好“特色牌”  激活“新引擎”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安阳 > 正文

林州市:打好“特色牌” 激活“新引擎”

林州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588个村(社区),人口116万。今天的林州,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林州市以特色产业为引擎,重点围绕8个万亩产业基地和两个产业示范带,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6亿元,谋划和实施了特色产业项目222个,共辐射带动脱贫户3633户、监测户2307户实现稳定增收,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特色产业发展根基。

因地制宜谋发展

(林州市茶店镇产业帮扶基地)

(林州市茶店镇产业帮扶基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林州市切实发挥好旅游资源和坡地资源优势,聚焦种养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三大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全市成立了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专班,印发了《林州市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按照“市负总责,镇(办)落实、各部门分工合作”的原则,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种养业注重与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不搞“点状”布局、分散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河南耐福食品有限公司、林州市东姚洪河米业、林州市东岗核桃油等企业已入驻总投资20亿元的红旗渠现代农业产业园;“好想你”枣业集团等6家企业已签订入驻协议。乡村旅游业注重依托“大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构筑集生态观光农业、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林州市委将2022年确立为民宿发展年,成立了旅游民宿发展指挥部,出台了促进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着力建设大峡谷、红旗渠、西部休闲带3个民宿集聚区,发展石板岩、任村、姚村等8个民宿重点镇,培育50个民宿特色村,打造“中国画谷”“渠畔风情”“印象淇淅”“遇见红旗渠”“乡野好时光”5条民宿旅游主题线路,形成“村村有民宿、个个有特色”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河南省民宿发展第一县”。2022年林州市投入财政衔接资金3535万元,谋划和实施了9个乡村旅游项目,帮助2350户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增收。

(印象淇淅精品民宿)

(印象淇淅精品民宿)

协同发力壮产业

(石板岩镇高家台村画家村写生基地)

(石板岩镇高家台村画家村写生基地)

培育新型主体,打造产业生力军。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努力打造特色种养、旅游、研学相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在姚村下里街新建一座高端智能大棚。探索“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逐步完善了特色种植、水产养殖、林果采摘、研学旅游“四个基地”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村社一体”合作化的“田园综合体”发展道路。通过流转土地,安排务工等方式带动96户脱贫户、监测户持续稳定增收,撬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0万元,荣获安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林州市“红旗渠精神奖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群众在田园综合体务工)

(林州市姚村镇下里街村群众在田园综合体务工)

强化利益联结,实现产业共建共享。出台了《林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项目资产收益分配管理实施细则》,激励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吸纳脱贫户、监测户,通过务工就业、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奖励帮扶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在任村镇建设了集民宿、游乐、休闲、研学于一体的红旗渠文旅产业园。该园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将花椒、核桃、五谷杂粮、驴肉等特色产品进行市场化运营,使农户获得收益。同时,该园区每年可获取租赁收益57万余元,用于开设公益岗位、建设小型公益事业和奖励补助等,预计将吸纳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100余人到园区就业,年收入6000至5万元不等。

扬帆奋进向未来

产业兴、百业兴。林州因地制宜、借势发展,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既引来了“金凤凰”,又拓宽了本地农产品销路,充分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29.45亿元;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8.17亿元。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跨越需要新作为。在产业发展的新征程上,林州将把红旗渠精神注入特色产业发展中,努力把林州建设成有山皆绿、有水皆蓝、四季花果、处处风景的世界人文山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