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阳康”了吗?
这句话是近期大家跟亲朋好友联系时最高频的问候语
随着身体逐渐康复,很多人开始“组局”,提前安排元旦、春节的聚会,似乎想要把疫情三年来错过的“相聚”统统补起来。
再次提醒大家,虽然专家表示:“阳”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但还是要做好科学防护,不仅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更能抵御冬季其他呼吸道、消化道病毒的传播。
在接下来的“新年季”,不少人压抑已久的心情似乎都要靠“吃吃吃”来弥补,今天要特别提醒大家小心一种“吃”出来的肝病——戊肝。
什么是戊肝?
戊肝属于一种全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病。在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会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普通胃病发作。然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小便变黄、腹胀、眼睛泛黄等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也可能会侵犯胃、脾、肾与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
近年来戊肝发病持续走高,局部地区戊肝发病率发病率超过甲肝和急性乙肝。该病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其特征是暴发性肝炎的高发病率和较高的孕妇死亡率。
虽然戊肝的临床症状与甲肝相似,但较甲肝更为严重,起病急、来势凶,病死率大约是甲肝的5-10倍。据2015年WHO统计,全球大约有2100万人被HEV侵袭,每年有近340万人发病,命丧其手的更是达到了7万以上。
感染戊肝病毒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戊肝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尿黄现象。肝脏肿大等,研究显示,还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也和肾脏损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此外,HEV会引起肝癌,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青壮年感染后发病较多,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感染了戊肝后病情往往较重,孕妇易感性较高,尤其晚期孕妇的病死率最高。
戊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传染源除人之外,猪、鸭、牛、羊、海(水)产品等可以携带戊肝病毒。戊肝病毒性虽然它不如乙肝出名,但它比乙肝更容易传播。调查显示,猪、贝类海产品中戊肝病毒的携带率较高,而这些家畜、海产品、凉拌菜是我们春节必不可少的桌上菜,一旦食用未煮熟的带有戊肝病毒的猪肉、猪肝、海产品等就有可能会患上戊肝。
戊肝病毒传播途径与甲肝病毒相似,都是“吃出来的肝炎”,主要为粪-口途径。戊肝病人将带病毒的粪便排泄到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手及各种用具,当人们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之后,病毒就可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使人发生感染。
哪些群体是重点预防人群?
①基础慢性肝病患者:需重视预防重叠感染戊肝
感染戊肝后,易发展成重症肝炎。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在感染戊肝病毒后,易发生急性肝衰竭,增加病死风险。
②育龄女性:妊娠期病死率高,孕前需重视戊肝预防
孕妇患戊肝后病情表现更为严重,病死率可高达20%,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病死率也逐渐升高,导致胎儿流产和死胎。
③ 老年人:病死率高,需加强预防意识
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老年戊肝的特点是病程长,常合并其它基础性疾病,常出现并发症,病死率高。
④经常外出就餐或食用外卖的群体
戊肝是食源性疾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源广泛,食用不洁或者未煮熟的食物(如肉类、海产品等)是感染戊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食源性戊肝爆发时有发生。
⑤学生及官兵(集体生活群体)
学生集体生活、集体进食、密切接触,研究显示,学生戊肝保护抗体阳性率低,普遍缺少免疫力,一旦出现戊肝病例,易导致群体性暴发。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戊肝
1、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2、肉类、肝脏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生熟菜板要分开;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开春之后,海虹等贝类海产品上市,贝类海产品容易富集戊肝病毒,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煮熟烧透。
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预防戊肝的有效手段是接种戊肝疫苗,目前戊肝疫苗主要用于16岁以上人群,特别推荐感染风险较高或感染后病情较重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集中生活人群(学生、士兵等)、育龄期妇女、食品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作人员、养猪场人员等应优先接种戊肝疫苗。
戊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及接种对象:16岁及以上的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标准程序为0、1、6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戊肝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疫苗1年内保护率高,保护期长达30年,安全性高,接种后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