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做强种业芯片,赋能乡村振兴
河南
河南 > 要闻 > 正文
站内

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做强种业芯片,赋能乡村振兴

一粒种子虽小,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激活乡村振兴的“芯”动能。

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那小小的种子便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河南是农业大省,全省耕地面积保持在1.1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在河南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的过程中,种子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9月份,河南广袤的土地上一片繁忙丰收的景象,玉米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穗穗玉米颗粒饱满,在这片中原沃土上,随处可见现代种业公司种子的身影。

作为河南省最早一批投入研究种子的企业,20多年来,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培育、推广了京科968、现代959、京科999、京科682等优良玉米、小麦品种40多个,产品覆盖全国各个粮食主产区,被认定为“育繁推一体化A证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河南种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提到种业公司,就绕不开育种。培育创新品种、加强“本土化”育种研发,是种子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在现代种业公司郑州育种站,成熟的玉米刚刚收获,科研成果在这里孕育,种业新成就在此接连发生。

近年来,现代种业公司围绕“种子培育”做文章,通过持续加强资金投入、分类建立育种基地、强化科研队伍建设、推进科企、校企合作、组织开展良种联合攻关、引进优质人才和优质资源,不断培育出优良玉米、小麦种子,用创新科技赋能种业发展。

为了加强科研育种能力建设,培育更多优质玉米、小麦新品种,现代种业公司分别在三亚、石家庄、张掖、郑州、长春5地开设育种站,配备专职科研人员20多人,在甘肃、新疆建有4万多亩制种基地,可以实现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育种。

科技人才赋能种业发展,现代种业公司建立了一支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首席玉米育种家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王元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赖锦盛为首的科研育种团队,培育了京科968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玉米品种。这些玉米品种不仅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还具有耐旱节水、耐瘠薄节肥、抗病节药、高抗南方锈病等突出优势,特别是今年将抗大豆除草剂的基因片段成功导入到现有玉米品种中之后,成功实现玉米品种抗豆科除草剂,提升产量。

为更好地实现育、繁、推一体化运行,现代种业公司与7家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强强联合,持续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横向联合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20多年来,现代种业公司通过不断与全国知名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收集、整理和创制掌握了2万多份种质资源,包括国外和国内先进材料,涵盖全国玉米主产区生态类型,为实现区域育种差异化、性状改良定制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做大做强“种业芯片”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产量高不高,关键在种子。种子是特殊的商品,全程服务和技术指导更有利于产量的提升。现代种业公司根据每一块土地的特殊情况,为农户“量身定制”播种方案。在选种和种植的过程中,现代种业公司会提供更为科学的种植方法,后续实地去指导玉米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售前、售中、售后的全链条服务,让播种更轻松,为粮食增产、群众增收保驾护航,助力农户种出高产田。

粮为国邦,种为粮基。现代种业公司将深入践行种业强省历史使命,深耕种子研发和种子推广,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以种业发展促进粮食丰产、以科技创新帮助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种子”在现代农业中的芯片作用,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0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