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豫言|疫情之下如何守好豫门粮仓?大豆玉米“双生”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河南
河南 > 原创 > 正文

财经豫言|疫情之下如何守好豫门粮仓?大豆玉米“双生”托起舌尖上的幸福

大豆和玉米,自诞生之日起,似乎对彼此有些“敌意”。

同为旱地作物,在耕地资源丰富的条件下,大豆、玉米年际间轮作,既利于种地养地,又有利于高产稳产。但是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两种作物就有争地矛盾。种玉米就会减大豆、种大豆又会减玉米,“一地不容二粮”成为了制约大豆、玉米产量的魔咒。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2020年减少2200万亩。与播种面积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豆需求量剧增。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033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2021年前11个月,进口大豆已达8765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达到83.7%,成为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粮食作物。一旦大豆进口“卡脖子”,我国食用油供给和养殖业的饲料供给将遭遇严重冲击。

但玉米是公认的高产稳产作物,国家要保障粮食产能,玉米种植面积不能减少。那么在大豆产量和进口量“双减”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既稳定玉米产量,又提高大豆有效供应呢?

大豆玉米“双生”,增产不增地

大豆是我国五大作物之一,是最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和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大豆主要消费国,大豆消费量稳步上升,我国居民对体质和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更需要优质的大豆、猪肉、油脂来保障我们的健康。近年来,大豆之战愈演愈烈,大豆目前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为确保我国高蛋白食用大豆完全自给,恢复与发展国内大豆生产迫在眉睫。

2021年12月27日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强调,要将提高大豆和其他油料作物产量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为推进玉米和大豆兼容、协调乃至相向发展,在增量上做文章,近几年全国各地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各地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脱颖而出,成为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的“王牌调和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一田双收种植模式。该模式能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效应和大豆的固氮养地作用,最终达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效果。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1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700多万亩,该模式现在已经基本成熟。2022年,农业农村部将在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

今年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也指出,为抓好大豆生产,2022年河南将发展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这是中央安排河南省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了解,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已把种植任务下达到市县,编印了实施方案,开展专用播种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每亩地补助150元左右。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选择适宜种植模式和品种,抓好技术培训,确保农民能种、会种、种好。

良种赋能,助力种业振兴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这也对播种、植保和机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3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适应河南省的带状结构为大豆4~6行、玉米2~4行,可保证每亩大豆有效株数不低于所用品种单作适宜密度的70%,玉米有效株数与清种相当,一般为4000~5000株。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大豆选用耐荫、抗倒、底荚高度适中的中早熟高产宜机收品种,如郑1307、中黄301、齐黄34、郑1440、周豆25等;玉米选用株形紧凑、中矮秆(株高≤280厘米)、耐密植、抗倒、生育期适中的高产宜机收品种,如郑单958、豫单9953、德单5号、郑单1002、伟科702等。

河南种业商会会长、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继军博士

河南种业商会会长、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继军博士

“良种是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河南种业商会会长、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继军博士表示,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过程中,玉米要一定要选用抗倒性强、适宜密植的品种,大豆则要选用耐荫、耐密、耐症青的直立型品种。“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示范种子名单,未来将在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取得亮眼的成绩。”

以豫单9953为例,“豫单9953”最高平均亩产达到2103斤,创造了黄淮海玉米机收籽粒的奇迹,成为我国新一代玉米品种的领军品种。豫单9953以顽强的生命力、超强的抵抗力和无比优越的丰产特征,一年内同时通过两国审一省审,数百个示范点创造高产。

再比如中黄301,先后通过了安徽、江苏、河南四省审定,2019年又通过了国家黄淮海夏大豆南片审定,抗倒性好、耐密植,成熟一致,落叶性好,底荚高度适宜。成为适应性最广,产量最高,最适宜机收的大豆新品种。

李继军认为,大豆扩产,品种创新是关键。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抓源头,推动大豆品种创新;拓终端,助力豆企品牌建设;稳杠杆,优化大豆贸易流通,有效促进了我国大豆品种产量、品质、话语权及竞争力稳步提升。“下一步,强化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作业大豆新品种选育创新与技术推广工作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河南也应该在这方面发力。”

李继军指出,受到国际国内的影响,种子成本大幅度提升已成定局,一场利益“博弈”已经开始。但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代表的农业新技术不断涌现,同样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对于守好“豫门粮仓”,扩大粮食生产,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李继军说:“当前,我国种业发展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解决‘种子和耕地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力解决种业的‘卡脖子问题’,种子企业也应该寻找新的突围点,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把握种业新的窗口期,助力种业振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