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 一声“到”,一生到!这群退伍兵千里驰援河南水灾
河南
河南 > 原创 > 凤鸣 > 正文

凤鸣| 一声“到”,一生到!这群退伍兵千里驰援河南水灾

凤鸣| 一声“到”,一生到!这群退伍兵千里驰援河南水灾

辛丑暮夏,河南遭遇的这场罕见暴雨,已经夺走了近百人的生命,损毁了数以万计的房屋。截至29日12时,据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统计,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616个乡镇1391.28万人受灾,因灾遇难99人,仍有失踪人员在进一步核查当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909.81亿元。

铮铮铁骨、硬汉柔情。有这样一群退伍兵,他们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奔赴河南受灾前线,与这场天灾拉开了一场保卫战,为灾后重建复苏献上了一份强硬力量。

请跟随这4位退伍兵,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铁骨柔情。

01 “快一点、再快一点,队友还在等我”

“若有战、召必回。”杨中华在驱车赶往河南巩义的路上,脑子里始终回响着这句话。

7月19号,郑州突降暴雨。位于郑州西北部的巩义,也成为这场暴雨的袭击中心。

“队长,家这边下暴雨,我们已经在现场帮忙指挥交通了......”19号晚上10点多,橄榄绿退伍老兵先锋服务队队长杨中华接到队友的电话后,决定马上从北京开车回郑州,队友们都出去帮忙了,作为队长怎么能缺席。

从北京到河南巩义,原本8小时的车程,杨中华花费近16个小时。

在回来的路上,杨中华不断关注郑州暴雨的情况,时刻和队友保持联系,只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队友还在等着他。很多路段出现了坍塌、积水,他只能绕远路,终于在20号中午赶回巩义。

这天,巩义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水位以惊人的速度上涨。洪水携裹着山上的黄泥,穿门而入,涌入学校、涌入村庄,道路被阻断,信号连不上,巩义成为飘在洪水中的孤岛,仿若泽国。

暴雨还在持续,巩义东北部的河洛镇,南依高山,北临黄河,是最严重的受灾中心之一。杨中华和队友贺龙旭兵分两路,开始争分夺秒与“水”抢人。

(橄榄绿队员救援受困群众 杨中华提供)

(橄榄绿队员救援受困群众 杨中华提供)

在河洛镇罗口村的一座大桥底下,有一位瘫痪的老人被困在沟里。路面湿滑,都是泥浆,每走一步都可能会摔下去。为了保证老人安全,杨中华和几位队友组成一队,轮流将老人抬到高地。

(橄榄绿团队跪在泥里转移受困群众 杨中华提供)

(橄榄绿团队跪在泥里转移受困群众 杨中华提供)

另外一支橄榄绿救援队赶赴河洛镇源村救援时,路上的淤泥没过膝盖,每走一步,都极容易陷进去。为了把被困的村民安全地转移出去,贺龙旭和队友只能坐在泥里,一个个接力,将老太太运出去。

灾情最严重的那几天, 杨中华和队友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刚刚结束救援,又接到运送物资的需求,立马赶赴下一个救援地,困了累了就睡在地上眯一会

(杨中华(左)和队友安排清淤工作 文健/摄)

(杨中华(左)和队友安排清淤工作 文健/摄)

天空终于放晴,洪水也被抽干,救援工作仍在继续。

(康店第一中学教室内被淤泥覆盖的桌椅 文健/摄)

(康店第一中学教室内被淤泥覆盖的桌椅 文健/摄)

7月27号,杨中华接到了清理康店第一中学教室的任务。教室门被屋内厚厚的黄泥堵住,杨中华和队友只能用脚一次次的将门踹开。有的门被打开后,瞬间涌出一股酸臭的积水。教室的淤泥已经淹没课桌,他们就一铲子一铲子将厚厚的泥清出教室,一张桌子一张桌子往外抬,大家都干劲十足,只想尽快让教室变干净。

(橄榄绿先锋服务队清理教室桌椅 文健/摄)

(橄榄绿先锋服务队清理教室桌椅 文健/摄)

“巩义是我们这群退伍老兵的家乡,看到自己的乡亲还泡在水里,心里面只有痛,只想赶快救出他们。”杨中华说。

在杨中华看来,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

(杨中华清理淤泥后肿胀的脚 文健/摄)

(杨中华清理淤泥后肿胀的脚 文健/摄)

200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杨中华穿上一身橄榄绿,成为某部队的野战兵步兵。后来,两次受伤让他留下严重的腰伤,脚上还留着钢板。他穿不上胶鞋,只能穿着布鞋在泥坑里、水里奋战,每天回去脚都肿得老高。杨中华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有需要,他一样可以顶上,他的队友也是。

今年5月份,在巩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组织下,杨中华等33名退伍老兵组建的橄榄绿退伍老兵先锋服务队被正式授牌,退伍8年的杨中华成为这支队伍的队长。

(橄榄绿退伍老兵先锋服务队清理淤泥休息间歇 文健/摄)

(橄榄绿退伍老兵先锋服务队清理淤泥休息间歇 文健/摄)

橄榄绿的成立,让这些退伍兵找到了组织,有了家,仿佛回到昔日并肩作战,不喊苦不喊累的军营生活。

现在,橄榄绿正式队员有55名,清一色的退伍老兵,年龄最大56岁,最小的26岁,他们的脚步跑遍了巩义各镇,让军队的一抹绿,永不褪色。

除了河南本地的退伍兵,还有全国各地的退伍兵奔赴河南救灾。

(7月29日,保定直隶救援队前往郑州郑上路87号院展开灾后卫生消杀工作 文健/摄)

(7月29日,保定直隶救援队前往郑州郑上路87号院展开灾后卫生消杀工作 文健/摄)

(29日下午,救援队队员在酒店门口列队准备前往救援现场 文健/摄)

(29日下午,救援队队员在酒店门口列队准备前往救援现场 文健/摄)

02 “姐,借我1000块钱,我想去河南救援”

今年还在上大学的退伍军人邵源,是去年9月份才退的伍,征兵入伍,是邵源刚满18周岁时做的第一个决定。在邵源看来,军人,是每个男孩都崇拜的一种身份。

邵源在西藏狮泉河一带服役,这里位于中印边境地带,并且是处于最前线的通讯站,据邵源介绍,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印军第一颗导弹打过来就打在我们驻地。”由于紧张的边界关系,本应在去年9月1日就退伍的邵源,延迟到了23日才从边境离开退伍。

(小区内,邵源在认真完成消杀工作 文健/摄)

(小区内,邵源在认真完成消杀工作 文健/摄)

现在,刚上大学一年的邵源在过暑假时看到了网络上灾情铺天盖地的关于河南暴雨的消息,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是一位退伍军人,邵源认为,自己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驰援河南,为抢险救灾贡献一份力量。

由于距离比较遥远,邵源从22号开始,先在网上做起了志愿者,为前线救灾的队员搜集相关的救援信息,往往一搜就到了凌晨3、4点钟才去睡觉。

24日,线上志愿者活动结束了,但灾难并未因此而停止。卫辉的水位居高不下,这让邵源非常担心。这时候,前往一线救援的念头出现在了邵源的脑海中。但同时,他心里清楚地知道,父母一定会阻止,没有办法的邵源只能求助姐姐。

“姐,你借我1000块钱,这是来回的机票钱,我想去河南救援。” 起初,姐姐并不同意邵源瞒着父母来前线救灾的请求,除了危险之外,家庭的拮据也是姐姐阻止邵源的理由之一。

“就算在街上流浪,我也得来!” 看着弟弟决心如此,面对河南严重的灾情,姐姐最终同意了弟弟的请求。25日晚上11点,邵源登上了前往郑州的飞机。

(26日的河南卫辉,仿佛一片汪洋 孙勇/摄)

(26日的河南卫辉,仿佛一片汪洋 孙勇/摄)

“到了郑州我并没有休息,而是第一时间赶到了卫辉勘探水域,后来又联系到辉县,在辉县参与了几天的救援工作。”救援队伍撤回后,邵源决定再在河南待两天,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现场消杀设备:脉冲动力烟雾水雾两用机 文健/摄)

(现场消杀设备:脉冲动力烟雾水雾两用机 文健/摄)

28日,救援队撤出卫辉,邵源又追随保定直隶救援队的脚步来到郑州,参与了郑州各个小区的卫生消杀工作。

03 “什么时候看军人?就在这种遇到危难的时候”

7月24日,适逢周末,顾剑回到河北保定的一个县城看望父母。25日下午,顾剑便收到了前往河南支援的任务。因为只有两个小时的集合时间,顾剑并没有多做停留,甚至没有收拾什么行李,就踏上了前往郑州的路途。

我先回到保定市和(保定直隶救援队的)队员们见面集合,当时已经挺晚了,想着河南的百姓们现在还在水深火热中,我们个个儿也都挺着急的,想立马投身救灾过程中,所以就连夜出发,赶来了河南。”回想当天的情形,顾剑表示,如果自己再晚一点,可能就会错过集合时间,不能前来河南支援。

1998年,顾剑选择了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1998年的大洪灾、2008年汶川地震,顾剑都是深入一线抢险救灾的人员之一。河南这次灾情,顾剑也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救灾队伍中来。

(消杀现场,由于天气炎热,顾剑汗如雨下,打开一瓶矿泉水喝了起来 文健/摄)

(消杀现场,由于天气炎热,顾剑汗如雨下,打开一瓶矿泉水喝了起来 文健/摄)

大水过后面临大疫,保定直隶救援队此次前来郑州主要负责灾后小区的消杀工作。三四天过去了,由于长时间的搬运重物、来回走动,顾剑的脚踝毛细血管已经破裂,出现了红肿等症状。但是,顾剑却说,确实苦,但无怨无悔。

(小区内,救援队员在认真完成消杀工作 文健/摄)

(小区内,救援队员在认真完成消杀工作 文健/摄)

(采用三轮摩托雾炮车确保消杀工作有序进行 文健/摄)

(采用三轮摩托雾炮车确保消杀工作有序进行 文健/摄)

“无论是军人还是退役军人,所有人在面对灾情时,他们都会义不容辞,挺身而出。 在救灾现场,没有人会说我要爱惜自己的体力和身体。国家遇到危险和困难,光指望地方肯定是不可能的,什么时候看军人?就在这种遇到危难的时候!”顾剑说。

04 “心里直发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些事吧”

7月20日那天,董欢像往常一样,上班、工作,傍晚下班回家做饭、吃饭。到了晚上,董欢习惯性的打开抖音,想在睡觉前刷一刷短视频,然后入睡。只是,这一天抖音热榜推荐的视频,并没有帮助董欢入眠,反而让他彻夜难眠了。

一开始,“郑州暴雨”的消息出现在手机上时,董欢并没有在意。“上午也看到有一些郑州网友发的郑州看海之类的消息,当时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下午忙工作也没多关注了。”董欢说,没想到晚上回家再一打开手机,郑州竟然经历了这么大的磨难。

(董欢(右三)列队准备前往消杀现场 文健/摄)

(董欢(右三)列队准备前往消杀现场 文健/摄)

董欢是一名退伍军人,2005年底入伍,2007年底退伍,在从军的这段时间里,董欢经历了仓山着火的险情,身为一名军人,选择了奔赴一线进行灭火工作,这也是董欢在部队时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段经历。也许是源于独属军人的那份铁骨柔情,在看到河南的这次灾情时,董欢的脑海中,一直不停地闪现出河南受灾人民的面庞。“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我真的很难受,刚来的时候经过新乡卫辉,那里和汪洋大海似的,现在感觉根本就不能想,想起来真的控制不住自己……心里特别不舒服,看着我心里直发慌,我就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大家做些事吧。”提起这次灾情,董欢几度哽咽。

(小区居民为救援队队员送上爱心食品 文健/摄)

(小区居民为救援队队员送上爱心食品 文健/摄)

退伍不褪色,危难见英雄。像这群退伍兵这样的英雄,在救援现场不计其数。对于这群人来说,每一次出发,都来自于使命感,遵从内心选择,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在他们身上有铁骨,更有柔情。在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依然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心中有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