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衙是我国第一座衙门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之一、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百强景区。 世界文化多样性十佳博物馆之一。
内乡县衙——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元、明、清及中华民国,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占地47000多平方米,有院落18进,房舍260余间。建筑自南向北主要有照壁、宣化坊、大门、仪门、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大堂、门房、屏门、二堂及两厢、刑钱夫子院、穿廊、三堂及两厢、东西花厅、东西库房院和后花园,东辅线有寅宾馆、衙神庙、土地祠、衙役三班院、典史衙、县丞衙,西辅线有膳馆、监狱、吏舍、主簿衙等。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清代官衙规制而建,建筑布局与《明史》、《青会典》所载建筑规制完全相符。体现了古代地方衙署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内乡县衙: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为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北有北京故宫,南有内乡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之美称。
内乡县衙——我国衙署文化的研究中心
内乡县衙是我国衙署文化的研究中心,56个单体陈列,近6000平方米的展览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让我们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衙门文化。特别是每个建筑物前的匾额、楹联都以其语言精练、含义深刻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世人关注的一副名联是三堂前悬挂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些楹联对于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的吏治情况,了解各级官吏的思想道德,研究封建社会衙门文化特性,都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专家学者称为"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衙署文化:
县衙内还遗留下来一批珍贵文物。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县官审案时用的三尺法案、清咸丰皇帝降下的圣旨、宣讲圣谕广训的招牌、关押重犯的脚镣,以及县官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还有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彩色画像,这两幅画像长均为18英寸,色彩绚丽夺目,边框完好无损,其中的慈禧画像,画面与北京颐和园收藏的慈禧大画像基本一样。
内乡县衙——建筑比附北京故宫
内乡县衙的建筑其大堂、二堂、三堂与《明史》、《清会典》所载的"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邸、监狱居南"的建筑规制完全一致,分别比附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宝和三大殿而建,贯穿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礼制思想和中庸之道,同时又受其地理位置和其主持营建者、工部下派官员浙江人章炳焘的影响,融长江南北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
内乡县衙建筑群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现存建筑群为清代所建,占地2万平方米,有厅堂房舍260佘间,主要有中轴线上的照壁,宣化仿,大门,仪门,西花厅,寅宾馆,膳馆,监狱, 三班六房等。同时利用县衙珍存的实物分32个展室,展出面积3600平方米,展示出了丰富的衙门文化内涵。内乡县衙建筑群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它在整体布局上严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规制,表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
内乡
内乡秦时设县,古称菊潭,自古为"入关孔道"、"秦楚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地处八百里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沿,312国道、249省道横贯东西,332省道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穿越县境,旅游交通畅达便利。内乡生态良好,山水如画,被联合国工发组织命名为绿色产业示范区,被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全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全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县市级十大目的地。一个天然宝藏——宝天曼、一个历史标本——内乡县衙、一处惊心漂流——宝天曼峡谷河流、一个世界奇观——骨蛋共生恐龙化石、一个新农村建设典范——十万亩油桃基地、一个独有剧种——内乡宛梆、一个原始村落——吴垭民居是对内乡丰富旅游资源的简明概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