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起薪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5%、专业对口率超80%、与267家企业共建356个实训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所学校有啥秘籍?
6月10日,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风活动首站走进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来自全国5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探访这座以“产教融合”为引擎的职业教育高地。
在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中心,一位学生认真操作机械臂作业。
在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学生们熟练操作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翻飞舞动,吸引了采访团一行的目光。该中心负责人智能制造学院院长赵霞称,该中心由学院联合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企业共建,是河南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和河南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在工业机器人高性能伺服驱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了解,该校紧扣河南省、郑州市产业发展现实需求,精准对接重点产业,科学构建了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与物联网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并开设了包括超硬材料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在内的58个专业,形成了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多个专业大类的专业体系。
在问界汽车培训中心,学生正在对车辆进行检修实训。
学校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等11个专业群,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格局。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与华为、海康威视共建“工业4.0智能工厂”,学生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20余项,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超80%,起薪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5%。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依托“国家级紧缺人才数控技术应用培训基地”,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共建“特种焊接技术产教融合中心”;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则以智能制造学院为载体,与华中数控等企业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此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一批省级特色专业,形成了“传统优势专业+新兴战略专业”的梯度布局。
学生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学习有关设备操作。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企入教、送教入企”双轮驱动,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目前,该校与267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56个,开发“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等定制化培养项目。例如,智能制造学院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共建“郑煤机产业学院”,学生可参与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自动化与物联网学院与海康威视共建“虚拟现实产教融合基地”,开发AR/VR教学系统,提升实践能力。
目前,该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78万人,用人单位满意度年居高不下。在“2025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理工类高职排名)中,该校位列全国217位。从“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到“人才长在产业里”,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正以高水平专业群为引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面向未来,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推进“三个深化”: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专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专业,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新兴专业;实施“博士引进计划”“企业技术骨干柔性聘用计划”,力争“双师型”教师占比突破80%;与德国、日本等职业教育强国共建“海外实训基地”,探索“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