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税务驻村第一书记韩宇南:一花引来百花开
河南
河南 > 地市 > 周口 > 正文

周口税务驻村第一书记韩宇南:一花引来百花开

 “我叫韩宇南,是河南周口市税务局驻太康县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我们第一书记要继续在乡村振兴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2021年2月11日央视春晚20秒的镜头,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位说话铿锵有力,目光坚定不移的税务驻村干部。

“前何不富,不回税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7年来,韩宇南以村为家,一心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乡亲们的承诺。在韩宇南驻村期间,前何村的模样发生大变化,村民们富了起来。他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中国好税官”“中国好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诸多荣誉。

典型引领方向,榜样凝聚力量。在周口市税务系统,韩宇南已成为“忠诚担当、坚定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代言人,这种精神也正是周口税务人的真实写照。办税厅的“专家局长”蒿景贤、全局最“费电”的夏玉光、把爱心播撒到“彩云之南”的尹军……正是许许多多“韩宇南们”在平凡岗位上无声地坚守、默默地付出,才有周口税收事业的蓬勃发展。

  办税厅的“专家局长”

“蒿局长,请到2号窗口来一下。”“蒿局长,这种业务怎么处理?”“蒿局长,别忘了关灯。”“蒿局长……”

这位比较繁忙的蒿局长名叫蒿景贤,是郸城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也是当地税务部门的“业务通”。自2010年到办税服务厅工作以来,他围绕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提升,深入钻研税收业务,自编学习教程,建立“比、学、帮、带”学习机制,形成了“局长带能手,能手带新手”的良性循环,窗口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涉税问题有效解决。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蒿局长是在办税服务厅工作时间最长的,也是我们所有窗口工作人员的老师,这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是非常幸运的。”全省最佳办税服务明星获得者崔晓伟说到。

因为热爱,所以无悔坚守;因为热爱,所以用心付出。新冠疫情发生后,他结合基层实际,探索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模式,精心设计“办税服务二维码”,助推纳税人缴费人快速了解电子税务局常用模块的办税流程以及操作步骤。针对“跨区域涉税业务”,他自制办理流程,极大地提升了网上办税效率,给广大纳税人带来更多获得感。

得益于蒿景贤的不断探索,郸城县税务局的优质服务也得到纳税人的充分认可。据郸城新视界文化影视有限公司财务人员顾兴华介绍:“以前来办税服务厅办理业务,要先取号排队,有时候人多要排一个多小时,现在来到办税厅,工作人员引导我们使用电子税务局申请好,然后取号,几分钟就办完了,实在是太方便了,真心的为服务厅点赞!”

2021年1月,蒿景贤所负责的办税服务厅被河南省税务局表彰为全省“最佳办税服务厅”。“很有成就感,但是服务无止境,我愿意坚守下一个10年。”蒿景贤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全局最“费电”的部门

在鹿邑县税务局机关工作的同志都知道,许多个傍晚或深夜,夏玉光所在的收入核算股的灯总是亮着,门卫保安常打趣说,他们股室是局里最“费电”的部门。

他是以苦为乐的老黄牛。2015年年初,他结束在原洛阳市偃师市地税局5年的征管历程,如愿回到家乡,开启新的计财生涯,一干就是6年,成为同事们口中称道的“老计财”“活账本”。“玉光,该下班啦!”“一会儿就走。”“玉光,还在加班?”“给国库对个账。”“周末怎么过来了?”“报表周一要出来。”这样的一问一答经年累月的回荡在股室。

夏玉光的主管副局长王军同志谈道:“面对枯燥的数据报表和冗杂的日常事务,难的是持续不断的坚守,他这种坚忍耐烦的品格,生动诠释了埋头苦干、苦中作乐的老黄牛精神,激励着身边的同事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据了解,他牢固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数年如一日,坚持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精品,累计编写收入月快报70余篇,撰写经济分析专报30余篇,重点税源分析报告多次被县领导批示。在2019年的减税降费工作中,他夜以继日搞测算不差一分一厘,紧锣密鼓盯退库不落一人一户,推动全县应享尽享受惠面提前10天实现100%全覆盖,收到了近年来纳税人首面赠予机关股室的锦旗。

“收入核算股的灯光就是全县税收的定盘星,夏玉光同志是年轻干部的榜样!”在聆听了夏玉光在全县税务系统“敢于担当带好队伍、明晰权责干好税务”大讨论中的交流发言后,该局党委书记、局长葛振华如是说。

  爱心播撒“彩云之南”

2019年8月1日,周口市税务局信息中心主任尹军接到了一个来自千里之外“彩云之南”的电话:“恩人,鑫珍参加工作了,今天是上班第一天。你资助鑫珍十一年,我们全家想去周口寻亲……”打电话的是尹军资助的贫困学生李鑫珍的父亲。

2008年,机缘巧合,尹军从朋友QQ看到了一些申请救助的照片,照片上的孩子生活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山深处,尽管头发蓬乱、衣服破旧,但他们的眼神明亮、清澈,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

“正是这些眼神,打动了我。当时我就打电话给朋友说‘请你帮忙给我联系一名贫困学生吧’”尹军说。

在朋友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尹军开始了长达11年的资助历程。学生名叫李鑫珍,正在读小学六年级,来自一个白族贫困家庭。在确定资助对象之后,尹军立即汇过去第一笔资助款1000元,以解决孩子即将开学的燃眉之急。在汇款的同时,尹军还写了一封长信,鼓励她树立信心,好好学习。

半个月后,尹军收到了回音:“当这样的好事降临到我的头上,第一时间看到的便是父母亲从内心深处洋溢出来的欣慰、喜悦。”看完信之后,尹军的心里沉甸甸的,他没想到这个家庭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辛,“孩子的懂事也让人心疼!”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要资助孩子完成学业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尹军每个学期都会按时给孩子寄一些钱过去,11年下来,累计资助各项费用3万多元。除了在经济上进行资助,他也经常给孩子写信,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帮助她在困境中树立信心。

在尹军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稳步提升。2019年8月,李鑫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大学毕业后,顺利入职丽江市人民医院。

春去秋来,岁月无声。对李鑫珍的资助结束了,但他的爱心还在延续,加入公益协会,捐款、捐物、捐图书;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义务为孩子们讲国学课,普及文学、历史知识。2019年,2020年,尹军连续两届被周口市文明委授予“周口好人”称号。

“今年我跟韩(宇南)书记有一个约定,向前何村小学捐赠一批图书,到村小学给孩子们讲一堂国学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尹军表示。(刘慧敏 李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