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乡村振兴的四点思考和建议
河南
河南 > 绿色中原 > 正文

关于河南乡村振兴的四点思考和建议

文丨王双双(方塘传媒《重新发现河南》主编)

1

河南乡村振兴的普适性和特殊性

自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关于“乡村振兴”的讨论越发火热。2020年11月13日,伴随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成功摘帽,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我国“三农”工作重心也由此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我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奉为圭臬。但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一路风风火火,大量人力资源从乡村走向城市,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乡土中国,逐渐松动、瓦解。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2020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城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数据相比英国87%、美国82%、日本92%的城市化率,并不算高。

乡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一个健全的现代化国家,应该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共同发展、和谐共生的状态。早在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便开始了对“乡村振兴”的探索。

我们发现,当城市化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对乡村进行发展规划和治理,那么因城市急剧扩张而产生的生存环境、社会治安、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都会严重威胁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安定。

如今,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演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乡村出现严重的空心化,我国的乡村活力在逐年下降,乡村文明也逐渐消失。

然而,在我国民族的繁衍、历史的延续、文明的传承等许多宏大议题中,“农业”可以说居功至伟。从这个意义而言,乡村振兴对于中国,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更是唤醒我们文明基因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河南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现代定位,其乡村振兴之路对于全国,既存在独特性,又存在普适性。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和我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农业大省。指导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二十四节气”便源于四季分明的河洛地区;坐落于洛水河畔的含嘉仓,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可储粮50万斤。至今,河南还拥有11271.10万亩的耕地面积,担负着我国产粮重任。

从城镇化率方面来看,今日河南之于中国,正如中国之于世界。2021年12月27日,在河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奋进新征程 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伟介绍,预计2021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接近57%,这个数字较全国平均水平64.72%(截至2021年底)还差约8个百分点。

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到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而河南多样的地貌、多元的文化、丰富的人口,注定其乡村振兴之路要“因地制宜,多法并存”。河南是一个山地与平原并存的省份,其中,平原和盆地面积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5.7%,山地和丘陵面积7.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4.3%;与此同时,河南也是唯一一个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的省份,以郑汴洛为中心的黄河文化与信阳附近的楚文化在河南形成鲜明对比。

2021年,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生态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河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和《河南省乡村组织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分别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划定未来五年河南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今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第六年,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河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如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更好的完成既定目标,不论是从河南省层面来看,还是从国家层面来看,都非常重要。

2

关于河南乡村振兴的四点建议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和人才的振兴。鉴于河南的独特资源禀赋,关于下一阶段河南的乡村振兴工作,我们在此提出四点思考和建议:

第一、发展乡村文旅,将文旅做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从而盘活乡村文化、环境、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河南文旅资源丰富,因而在进行乡村文旅产品开发时还要注意,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切勿大拆大建。

今年4月,文旅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8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其中就包含“文旅融合赋能”。

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表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到今天,已经进入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阶段。虽然我们不能说所有乡村都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但是,几乎可以说所有的乡村都需要发展乡村旅游。”

阿坝州小金县途远苹果·共享农庄

但提起乡村文旅,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农家乐”,在我们看来,“农家乐”以及农耕文化体验仅是乡村文旅的1.0阶段,在文娱生活大爆发的当下,发展乡村文旅,要以“当地有什么”为基础,以“大家要什么”为目标,做差异化产品。

成都新津农博园途远·集趣共享农庄

同时,乡村文旅产品开发也要大胆创新,例如与艺术家合作,用现代艺术和美学理念为乡村做注脚,激发乡土活力的绽放,赋予乡村新的时代内涵。日本的越后妻有,就是因为“大地艺术节”,从一个无名村落成为享誉国际的艺术乡村,据悉,2018年前来参加艺术节的游客便已达到54万人。

苏州震泽途远·丝享家民宿

第二、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一定要充分重视数字乡村的建设,运用数字技术,对乡村进行数字化建设、数字治理以及建立乡村数字档案等。

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从构筑粮食安全数字化屏障、持续巩固提升网络帮扶成效、加快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文化、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十个方面,明确了数字乡村发展的重点任务。

在过去,许多乡村因为地缘因素不为外界所知,无论文化还是生产活动,均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但数字信息技术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促进乡村与外界交流,同时,还可以利用直播带货、短视频等新兴业态,促进乡村电商的发展。

数字化建设,也可以助力乡村人口结构和产业的调整。二十一世纪初期,正值日本IT风投“转移浪潮”,德岛县通过建设“日本第一快速”的网络环境,吸引了诸多大型IT企业的入驻,也促进了许多互联网人才和科创人才的到来,成为日本电子化办公、短期工作移民的理想居所。

另外,建立乡村数字化档案也十分迫切,尤其对于那些处在消亡边界的乡村。根据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河南省共有205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均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村落也面临消失的风险,特色建筑在历史烟尘中风雨飘摇,特色民俗文化也因人才外流和城市文化入侵而失去生长空间。然而,通过数字化建档,不仅对这些村落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对其文化进行产业开发,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

第三、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育、人才导流机制。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乡村振兴,底层逻辑都少不了对人才的抢夺。城市本就占有环境、资源、机会等优势,在这场人才抢夺战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对乡村人口结构造成很大冲击,最终导致恶性循环,乡村越落魄,越无人才建设。

人才对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无论是大学生“村官”,还是驻村第一书记,说到底,都是政府对乡村的人才导流。但除了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更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人才的到来与回归。

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省有1610万的户籍人口流出到外省,但外省流入人口仅127万人,河南是全国净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也就是说,河南并不缺人,但如何把人留住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乡村要“筑巢引凤”,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就业环境,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与新乡贤的回归,吸引外部资金,投资建设乡村;另一方面,乡村也要搭建人才培育体系,根据自身资源与需求,开设“学堂”,将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丰富的人才资源,从而更好的发展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活力的提升。

第四、发挥河南资源优势,聚焦食品行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经济。

河南除了粮食作物,还有大量经济作物。河阴石榴、灵宝苹果、原阳大米、泌阳花菇……根据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调研课题组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我们了解到,在第四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中,河南地理标志数量有278个,品类涉及蔬菜、中药材、粮油、果品等。丰富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河南发展食品行业坚强的后盾。

立足优势农产品,进行IP化、产业化发展,是乡村振兴切实可行的路径之一。比如丹东草莓,其他地方的草莓还在论斤卖时,丹东草莓已经实现了按颗售卖。前段时间,安慕希推出了一款丹东草莓味的酸奶,售价直接比其他口味的酸奶高出20-30元不等,这就是经过IP化发展的农产品实现的价值倍增。

从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品牌的创建与宣传,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产业价值闭环。以红薯为例,从红薯到粉条,再到酸辣粉,当产业成熟,还可以延伸出田园综合体,以及发展工业旅游,通过一粒米、一个苹果、一根山药,赋能乡村,助力振兴。

守正出奇,宁静致远。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成。乡村振兴的路径也绝非一条,但无论哪一条,都要以尊重乡村的本貌为基础。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信心,更对河南的乡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