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扭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省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一要务”和“第一场硬仗”,按照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大、发展快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扎稳打发展特色产业。去年以来,河南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73万个,参与贫困群众315万人次,基本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减贫成效持续显现。

传统产业升级稳增收

“要想富,回家种红薯。”曾经令河南人又爱又恨的红薯,如今成了清丰县的“扶贫薯”。去年,清丰县红薯产业年供苗能力突破10亿株,50多个品种落地生根,3万多农户发展种植。双庙乡沙格寨村村民孙仲朝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5亩鲜食型红薯,亩产6000多斤,最贵的品种能卖到3元一斤。

中原农村常见的另一种农作物花生,近年来在正阳县“焕发青春”。去年该县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5万亩,带动2050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依托农业实施产业扶贫,既是立足实际,也能发挥优势。去年以来,我省以“四优四化”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换挡升级”,力促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在南阳、洛阳,小艾草长成“扶贫树”,种植规模突破30万亩;卢氏、泌阳的食用菌种植发展迅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兰考、内乡等县推广牧原公司“3+N”模式,发展现代畜牧业帮群众脱贫致富……2018年,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累计覆盖带动贫困人口超过130万人,涉牧带贫企业带动贫困户38.5万户。

农产品加工业勃兴添活力

2016年,在云南昆明打拼的嵩县姑娘鲁红丽发现艾草在美容行业用途广泛,回到家乡纸房镇马驹岭村创办了宣辉艾制品加工厂,不仅企业收益颇丰,还带动周边乡亲通过种植艾草走上脱贫路。

近两年,随着艾草在河南省各地成“燎原之势”,艾制品企业也遍地开花。像宣辉这样的加工厂,仅洛阳一地就有50多家,在种植规模更大的南阳市,已经突破300家。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省打造了500多个农业产业化集群,从田野上长出来的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第一支柱产业。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产品加工业在河南省农村蓬勃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为产业扶贫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传统香菇大县西峡,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香菇采摘的“一次性收获”,该县伏牛山百菌园已研发出香菇酱、香菇饼干等100多种产品,收益增加5倍以上;在兰考县三义寨乡付楼村,村“两委”带领群众建起全县第一家村办红薯粉条加工厂,人均增收3000多元。

新兴产业崛起增动能

牛棚、羊圈变身咖啡屋、西餐厅,石头房、小木屋改成了高端民宿,在大山里艰难谋生的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淇县灵山街道办事处凉水泉村村民李二高直言:“俺村这是‘一步登天’了。”

虽然紧邻灵山景区,但曾经的凉水泉路难走、车难进,卖头牲口都得七八个人抬到大山外。2017年,淇县引来河南中旅集团,对该村进行整体开发。一年多过去,一个90%的家庭都是贫困户的深度贫困村,变成民宿休闲度假区,试营业阶段就异常火爆。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兴起,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澎湃动能。2018年,河南省实施“十百千万”旅游扶贫工程,首批认定7个旅游扶贫示范县、1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安置就业2.03万人。与此同时,我省通过电商促进农村产品销售161.81亿元,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3.66万人。

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表示,今年我省将持续发力,实施一批产业扶贫项目、打造一批产业扶贫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提高脱贫质量。(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