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诞生于中原大地的戏曲艺术,带着天生的民间性格,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无论是豫剧的激昂豪放、曲剧的清新柔美还是越调的苍劲沉雄,都渗透着中原人的群体性格,都关照着普通百姓的好恶爱恨,是世世代代中原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那一台台在全国赢得如潮好评的剧目,那如火如荼的戏迷演唱活动,那遍地开花的戏曲茶楼,那备受关注的“梨园春现象”,共同构成了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
打造豫剧品牌 弘扬民族文化豫剧是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以及通俗易懂的艺术特性,不仅在全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专业表演团体和庞大的观众群,而且还推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有着一定艺术水准的豫剧精品剧目。 豫剧代表人物
曲子戏河南曲剧:中国最年轻的剧种曲剧是怎么形成的?根在哪里?在登封市颍阳镇的李洼村,“3岁的孩子都会唱曲剧”,村民们都坚信河南曲剧的诞生地就在他们李洼村。一些嵩山文化研究者也认为李洼村是曲剧的故乡。 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子,从高跷曲子到河南曲子,经过了三部曲,即高跷曲子——台子曲子——舞台曲子(河南曲子),这三部曲都是在颍阳镇李洼完成的。“民国”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春末夏初,临汝县郑铁楼村朱万明的高跷曲子班来到李洼村卖艺谋生。当时的保长李祖白安排他们住在李家祠堂,村里的人热情招待他们。谁知朱万明等人在村里摆开场子刚唱了半天,就下起了大雨,五六天后才放晴,地上到处是没过脚脖的污泥,踩高跷是不能了。
河南曲剧八十年:经风霜雪雨 终登大雅之堂律曲悠悠嵩岳动,百花怒放梨园新。河南曲剧,走过了80年的历程。80年间,它沿着坐班清唱、高跷曲子、高台曲、现代曲剧的轨迹,一路走来,从一种民间玩友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逐步发展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中影响力排名前十位,又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越调之乡“邓州越调”响彻宛城“邓州越调”原称“南阳大越调”,是越调流派“下路”越调的代表,又称“豫西越调”。“邓州越调”于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5月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河南越调:挽留穿越千年的曲调"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这曾真实地再现了河南越调的盛况。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 远望祁山心潮滚 极目秦岭思绪纷
难忘大舞台上那飘逝的水袖
百年坚守河南:好政策催生戏曲新局面 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说,中原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本身就是厚重、大气的,全省戏剧创作者立足中原文化沃土,注重优势题材的挖掘,这样的创作方向是正确的,很好地发挥了我们河南的自身优势,彰显了我们河南的特色。而且,河南省戏剧团体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各个剧团不停地创作、排练、演出,给戏剧创作者提供了将文字转化为舞台艺术的前提。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写出来的剧本得不到使用,他们的信心、灵感和归属感都会受到打击,热情就有可能减淡。 河南戏曲或衰微:荧屏化、自娱化、典雅化、名段化
河南是戏曲大省,剧团和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扭转不了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改变不了剧团在困难中挣扎的现实;戏曲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困境中一样能创造出希望和辉煌。 中原名士“论道”河南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