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诞生于中原大地的戏曲艺术,带着天生的民间性格,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无论是豫剧的激昂豪放、曲剧的清新柔美还是越调的苍劲沉雄,都渗透着中原人的群体性格,都关照着普通百姓的好恶爱恨,是世世代代中原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那一台台在全国赢得如潮好评的剧目,那如火如荼的戏迷演唱活动,那遍地开花的戏曲茶楼,那备受关注的“梨园春现象”,共同构成了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

豫剧概况

豫剧

  豫剧诞生于清乾隆年间,历经峥嵘岁月而常盛不衰。到了近现代,豫剧表演艺术更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仅坤角就孕育催生了闻名遐迩的常、陈、马、阎、桑等名家,受到海内外无数戏曲爱好者和戏迷们的热烈追捧。据文化部统计,全国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编的豫剧表演团体220多个,广泛传播于全国13个省区,是除了国粹京剧,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造豫剧品牌 弘扬民族文化

豫剧是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以及通俗易懂的艺术特性,不仅在全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专业表演团体和庞大的观众群,而且还推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有着一定艺术水准的豫剧精品剧目。

豫剧代表人物

  • 常香玉:“心中有戏比天大”

    一个剧种,因她而日益兴旺;一种精神,缘她而落地生根。

    常香玉无疑是豫剧的一面旗帜。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恪守自己提出的“戏比天大”的诺言,形成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豫剧常派艺术;她一生爱党爱祖国,视人民为亲爹娘,为抗美援朝捐献战斗机,抱病慰问建筑“鸟巢”的农民工……

 

  • 马金凤

    马金凤:一辈子难离舞台

    豫剧马派创始人、五大名旦之一的马金凤,被公认为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被授予“豫剧艺术终身成就奖”。

    昵称剧坛寿星,美誉洛阳牡丹。她因豫剧而年轻,豫剧因她而璀璨。她拥有四代观众,她寄托着五大名旦的历史挂牵。马派艺术溪成河,河成江,江成海,她仍然在挂帅,她演绎着九十登台的梨园神话。她是不老仙。

曲牌行当

豫剧曲牌行当豫剧文场中的传统伴奏曲牌有300多个,其中唢呐曲牌130多个,横笛曲牌20多个,丝弦曲牌170多个。豫剧乐队武场的主要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小锣和梆子等。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按一般的说法是四生、四旦、四花脸。演员一般都有自己专工行当,也有一些演员则工一行外,兼演他行。

豫剧流派

豫剧流派“豫剧流派可分为因流传地域、语音不同形成的区域性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家表演、唱腔风格、弟子传承不同形成的风格流派。豫剧主要有六大音乐流派,包括,祥符调、豫西调等。1927年以前的河南梆子没有女演员。出现了女演员后,逐步形成了以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五大名旦为代表的表演流派。

曲子戏

曲子戏

河南曲剧:中国最年轻的剧种

  曲剧是怎么形成的?根在哪里?在登封市颍阳镇的李洼村,“3岁的孩子都会唱曲剧”,村民们都坚信河南曲剧的诞生地就在他们李洼村。一些嵩山文化研究者也认为李洼村是曲剧的故乡。

   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子,从高跷曲子到河南曲子,经过了三部曲,即高跷曲子——台子曲子——舞台曲子(河南曲子),这三部曲都是在颍阳镇李洼完成的。“民国”十五年,也就是1926年春末夏初,临汝县郑铁楼村朱万明的高跷曲子班来到李洼村卖艺谋生。当时的保长李祖白安排他们住在李家祠堂,村里的人热情招待他们。谁知朱万明等人在村里摆开场子刚唱了半天,就下起了大雨,五六天后才放晴,地上到处是没过脚脖的污泥,踩高跷是不能了。

 

河南曲剧八十年:经风霜雪雨 终登大雅之堂

律曲悠悠嵩岳动,百花怒放梨园新。河南曲剧,走过了80年的历程。80年间,它沿着坐班清唱、高跷曲子、高台曲、现代曲剧的轨迹,一路走来,从一种民间玩友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逐步发展成为河南省第二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中影响力排名前十位,又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 文化汝州与河南曲剧

    曲剧俗称"高台曲"、"曲子戏",20世纪20年代诞生于河南省汝州市,是全国第八大剧种、河南省第二大剧种,已经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十年来,经过发展,我国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如张新芳、王秀玲、马琪、海连池、胡希华等,他们为曲剧的繁荣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贡献。

曲剧领袖

  • 张新芳

    曲剧皇后:张新芳

    是她,首先打破曲剧男扮女装的传统,开创女扮女角的先例,成为曲剧的第一个女演员;是她,与同行们一起,将曲剧发展成河南省第二大剧种。

  • 王秀玲

    活林黛玉:王秀玲

    在多数人印象里,河南戏粗犷豪放,很少细腻缠绵。但1955年,曲剧《红楼梦》却轰动一时,不仅在郑州连演不衰,而且晋京演出也大受好评。

  • 马骐

    “活寇准”:马骐

    马骐,自幼从艺于四十年代闻名川、鄂、豫地区颇有名气的小生马文才先生。是河南曲剧的第一代曲剧演员,洛阳曲子代表人物。

  • 海连池

    小苍娃:海连池

    “小苍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受尽了饥饿熬煎……”这脍炙人口的唱段,立刻让人们想起《卷席筒》,想起了小苍娃,就想起了海连池。

越调之乡

越调

“邓州越调”响彻宛城

  “邓州越调”原称“南阳大越调”,是越调流派“下路”越调的代表,又称“豫西越调”。“邓州越调”于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5月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河南越调:挽留穿越千年的曲调

"满城锣鼓万人迷,村村都有越调戏",这曾真实地再现了河南越调的盛况。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越调举步维艰,每况愈下·····

远望祁山心潮滚 极目秦岭思绪纷

  • 河南越调

    河南越调的前世今生

    有关于越调的起源,流传有多种,其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据说越调原本被称为"月调",乃系中国古代戏曲的一般地方剧种所共同拥有的"平、背、侧、月"的四种调门之一。根据现存的资料考察,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越调已经在南阳一带地方广泛地流行开来。

难忘大舞台上那飘逝的水袖

  • 申凤梅

    梨园绝唱 “活诸葛”

     申凤梅一生倾心塑造了六个诸葛亮形象,从小生到老生不同时期的六个诸葛亮各不相同,用申凤梅自己的话说,这叫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在《诸葛亮吊孝》中诸葛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血气方刚,《收姜维》中的诸葛亮稳健沉着。

  • 戏里戏外她都是恩师

    越调演员申小梅当选为十七大代表,她说:“我幸运地拜了申凤梅为恩师,在她的教诲下,我才在戏里戏外都取得一些成绩。”回想起恩师,申小梅说:“老师对我要求很严,老师去世后,我还是按老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百年坚守

河南:好政策催生戏曲新局面

  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说,中原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本身就是厚重、大气的,全省戏剧创作者立足中原文化沃土,注重优势题材的挖掘,这样的创作方向是正确的,很好地发挥了我们河南的自身优势,彰显了我们河南的特色。而且,河南省戏剧团体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各个剧团不停地创作、排练、演出,给戏剧创作者提供了将文字转化为舞台艺术的前提。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写出来的剧本得不到使用,他们的信心、灵感和归属感都会受到打击,热情就有可能减淡。

河南戏曲或衰微:荧屏化、自娱化、典雅化、名段化

 

  河南是戏曲大省,剧团和从业人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扭转不了戏曲日渐边缘化的趋势、改变不了剧团在困难中挣扎的现实;戏曲发展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还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在困境中一样能创造出希望和辉煌。

中原名士“论道”河南戏曲

  • 河南戏曲

    精致让戏曲变成小文化

    戏曲发展至今,距离戏曲本体越来越远。评奖变成了比投资的游戏······

  • 河南戏曲

    戏曲创作环境更严峻

    戏曲目前是在艰难中挣扎,困苦中前行,最大的功绩是使戏曲还没有倒下去。

  • 河南戏曲

    河南戏曲被非戏曲化

    戏曲曾经是主流艺术,甚至是超主流艺术,但毋庸讳言,戏曲鼎盛与辉煌已经渐行渐远。

  • 河南戏曲

    河南戏曲:缺钱缺人才

    没有人才就没有好戏,没有好戏就没有市场,如此恶性循环,戏曲的前景能好到哪里去?

  • 河南戏曲

    精品是戏曲发展趋势

    戏曲的生存发展,不是创作了多少部作品,而是有没有观众认可的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力作。

  • 河南戏曲

    传统戏曲需要再创新

    戏曲正处在遗产边缘,但还有观众和市场,在文化转型期不能轻易判断一种文化失去了价值。

高清图集
上一张
下一张

河南戏曲“十八变”

河南戏曲还在危机当中,既是戏曲本身的问题,也是大环境的问题,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戏曲人失去了自信,流行艺术的冲击使戏曲人失去了创作的标准,心态的浮躁和成本的提高使戏曲雪上加霜。特殊时期河南戏曲需要政府、戏曲家、社会来呵护, 在大环境发生变化后,戏曲还会“活得”更好!

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