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花生秸秆变成“黄金秆”
河南
河南 > 地市 > 驻马店 > 正文

正阳花生秸秆变成“黄金秆”

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70多万亩,年产花生秸秆50多万吨。近年来,该县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始终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秸秆污染环境问题得到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随之改善,废弃的秸秆变成了农户增收的“黄金秆”。

坚持高位推动。正阳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出台了把花生秸秆收储加工企业用地纳入农业用地范围、按照建设面积和配套的环保设施对每个草棚给予6500元到30000元不等的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召开专题会、群发手机短信、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夯实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群众基础,使秸秆综合利用成为广大农户的自觉行动。

创新收储模式。推广以花生秧银行、双无偿为主的收储模式,解决收储过程中的的资金、结算、场地等问题。正阳天润农业创办了“花生秧银行”,群众可凭“花生秧存折”随时存放秸秆,随时支取现金,每月每吨净增加50元的收入;在花生收获时,该县花生秸秆收储企业出具农机免费为群众收获花生果,收获的花生秧无偿归花生秸秆收储企业所有,这种双无偿收储模式既减少了群众的生产成本,又增加了企业收入。

加快体系建设。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市场运作的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和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加以引导,让老百姓看到真真正正的实惠,在思想上从我要“点”转变成我要“卖”;引导收储加工场点成立行业协会,完善收储体系,建立花生秸秆收储场点600余个,实行分散收集、统一销售,规范秸秆生产经营秩序;强化电商平台销售,打响了正阳花生秧秸草产品品牌,建立了全国农区最大的花生秧卖方市场,除了满足本地草畜企业使用,产品远销河北、山东、内蒙、新疆等地,并出口到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

拉长增值链条。加强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开发了草捆、草颗粒、草块、揉丝草等多种产品,满足不同畜种的饲养需求,既易于长途调运,又成倍增加了花生秧商品附加值。

目前,该县花生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98%以上,为群众种植花生每亩增加收益150元以上,为全县带来数亿元的收益。(供稿:刘军舰)